井冈山营销新招:3个土方法让红色景区年轻20岁

你说奇怪不?有些景区越砸钱做广告人越少,井冈山去年偷偷试了仨土法子,95后游客愣是涨了四成。信不信由你,文旅局王哥前天撸串时跟我透底:"现在年轻人不吃硬广那套,得学会让红色故事自己长腿。"


为啥你家软文总像老干部发言?

去年某景区公号发过一篇《十大必看革命遗址》,嚯,结尾还补了句"建议保存转发"。结局阅读量没超过员工总数,你说尴尬不?

井冈山宣传科小刘给我晒了组对照数据:

传统写法 爆款改造 数据变动
"革命先烈英勇事迹" "挑粮小道背30斤走不崴脚攻略" 转发量+920%
"爱国主义培育基地" "这里拍汉服照超显白" 女性网民+67%
"史实意义深远" "崖边野树长了毛爷爷同款痣" 停留时长+48分钟

你品,你细品。张家界玻璃桥当年搞的抖音挑战赛#背对象过桥免门票#,三天圈粉百万。井冈山学着在挑粮小道上搞#负重自拍大赛#,参赛视频里还埋了红军绑腿妙用彩蛋,这不比干讲史实强?


80岁奶奶带火黄洋界の秘密

上个月去茨坪镇蹭茶喝,碰见卖红米酒的张姨正直播。老太太不讲配方,光聊当年用竹筒给红军送饭的趣事,直播间在线人数愣是破万。要我说这就是精髓——讲人话,带土味,晒日常

井冈山这半年玩得最溜的三板斧:

  1. 民宿老板晒"八角楼同款油灯"摆盘大赛
  2. 守林员大叔揭秘野果的"红军充饥食谱"
  3. 00后解说员穿着改良版红军装跳街舞教化

有个数据特有意思:短视频里出镜的本地大叔大婶,带货转化率比专业主播高23%。你猜为啥?人家满脸褶子里都带着故事感啊!


年轻人到底想在这看啥?

智联招聘最新报告说,00后求职最看重"工作意义"。这不就给红色文旅指了明路?你看:

  • 深圳某公司团建改成"重走红军路速成班"
  • B站UP主发起"七天复刻红军草鞋"挑战
  • 婚庆公司推出"革命爱情主题旅拍"套餐

最绝的是某中学校长,把春游做成沉浸式剧本杀《朱德的扁担去哪了》。学生们为找线索翻遍纪念碑碑文,家长群里疯传照片。这招比背书管用多了,据说孩子们回家聊史实能说半小时不带卡壳。


别嫌我说话糙,现在的文旅营销得学村口大妈唠嗑——看似东家长西家短,实则句句戳心窝子。井冈山最近不是在试点"三天两夜零滤镜体验"吗?要我说就该搞24小时直播,让网友看着桐油灯怎么灭、红米饭几粒卡牙缝。毕竟,真实才算是最牛的滤镜,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