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顾家家居的广告总让你想转发?


"刷到家具广告就想划走?那顾家家居的文案怎么总让人截图发家室群?"
上周同事小王给我看条朋友圈——顾家家居的《支点》短片,配文写着"破防了,这不就是我家的沙发吗"。点开发现这条居然有23个共同好友点赞。这让我好奇:明明都是卖沙发,为什么别人家的广告像超市促销,顾家的内容却让人不由得想收藏?


新手必懂的三个真相

真相一:顾家软文压根不聊商品参数
你可能不知道,顾家家居有个绝招:把1.8米真皮沙发写成"接住丈夫加班疲惫的温柔手掌"。看一看他们怎么避开新手坑:
新手误区:强调"头层牛皮+电动调节"
顾家写法:"凌晨两点瘫在沙发刷手机的你,需要个能托住颈椎的云朵"
对比测验更明显:

传统文案 顾家式软文
采用环保物质 宝宝爬行时舔到的每寸布料都安心
三年质保服侍 见证新婚夫妻三年抱俩的承重力
智能语音控制 喊声"开躺"就能哄睡哭闹娃的神器

真相二:故事比功能好使十倍
去年爆火的《支点》短片,拍的都是琐碎日常:丈夫瘫在沙发刷手机、妻子靠着椅背涂指甲油。但上线五天播放量破2500万。秘诀在于把家具写成生活见证者

  • 婚前租房买的懒人沙发,跟着搬了三次家
  • 女儿学走路时扶着的茶几边缘
  • 新冠隔离期全家挤着追剧的贵妃榻

真相三:情绪价值才算是硬通货
顾家策划总监说过:"我们卖的不是家具,是'不用再硬撑'的底气。"看一看他们的情绪钩子:
给熬夜加班的你:躺下就能续命的零重力模式
给新手妈妈:喂夜奶时托住腰的15°倾斜设计
给远嫁姑娘:视频时能让爸妈放心的厚实靠背


内容生产线大揭秘

Q:怎么把普通沙发写出故事感?
跟拍过他们的内容团队,发现有个"三阶转化公式":

  1. 找生活锚点:记录100个家室的采用场景(比如说茶几上的奶粉渍)
  2. 嫁接情感:把电动调节功能写成"婚姻七年还能找到舒服姿势"
  3. 埋传播点:在文案里加"你家沙发第几年开始吱呀响?"这种互动钩子

商品卖点翻译器

技术术语 场景化表达
零靠墙技术 小户型终于敢买功能沙发了
双电机驱动 夫妻抢遥控器不用动手调靠背
高浓度海绵 熊孩子蹦跳三年依旧回弹

Q:品牌活动怎么做才有热度?
看一看他们搞的"老家具复活计划":

  • 帮网民翻新爷爷留下的藤椅,刻上"1997-2025"年份
  • 收集100个离婚家室的故事,把承载记忆的家具做成展
  • 给学区房里的折叠床拍纪录片《陪读妈妈的第九年》

数据不会说的门道

门道一:选对沟通姿态
顾家最新地铁广告写着:"累了一天的人,可以借你靠一靠"。这种朋友式对话比"高端品质"亲切十倍。观察他们的网民评论,高频词是"懂我"而非"高档"。

门道二:长期养IP
"816全民顾家日"连续搞了十年,从"不加班日"进化到"用爱挺你"。就像追连续剧,网民看着品牌成长,自然产生老友般的信任。

门道三:给商品加戏码
某爆款沙发上市时,配套做了《30天瘫沙发挑战》:

  • 第7天:在扶手上发现老公藏的打火机
  • 第15天:猫抓出一道纹路反而更复古
  • 第30天:女儿用贴纸遮住磨损处
    这种商品成长日记比参数表有趣得多。

小编踩过的坑

刚开始模仿顾家时,我犯过这些错:
写了篇《论人体工学的重要性》,阅读量不到500
改成《会计小姐姐的腰突康复之》,带货3单
再优化成《被甲方虐哭后,我的沙发了眼泪收纳箱》,转发破百

血泪阅历

  • 别急着介绍商品,先带网民回到某个深夜加班的刹那
  • 把质检报告写成"10年磨损测试"的故事集
  • 让开销者觉得自己买的不止是家具,是将来无数个生活片段

最后唠两句
有回采访顾家的老开销者,阿姨指着沙发上的茶渍说:"这儿是我老头泼的,那儿是孙子画的。"突然就明白——好的家居新闻标题不是编故事,是帮网民把生活痕迹变成值得炫耀的勋章。下次写文案卡壳时,试试把商品参数表扔开,问一问自己:这件家具,会怎样介入某个家室的悲欢喜乐?答案可能就在你家客厅的某个褶皱里。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