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牙膏背后的感人故事,营销原来可以这么暖

【文章开始】

一支牙膏背后的感人故事,营销原来可以这么暖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早晚你面无表情挤在牙刷上的那条膏体,它到底是个啥?除了能起一堆泡沫,让你口气清新,它...还有别的意义吗?我猜你可能从来没细琢磨过。但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你会发现,牙膏的营销,早就不再是冷冰冰地告诉你“防蛀、美白”了,它开始走心了,甚至,有点感人。


一、牙膏不就是日用品吗,还能怎么“感人”?

对啊,这不就是我最初的疑问。你说一辆车、一块表,讲个品牌故事,说说工匠精神,好像挺顺理成章的。但牙膏?这玩意儿太普通了,普通到我们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它的营销,过去几十年不都是那样嘛:找个穿白大褂的“专家”,或者一口大白牙的明星,对着镜头笑,然后念出一串你听不懂的化学成分,最后喊一句“认准XX牌”!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味道变了。我发现有些牙膏广告,不再猛攻你的理智(比如我们的成分多牛),而是开始……触碰你的情感。它可能讲的是一个儿子发现父亲的牙刷毛已经磨坏了,但父亲还在用,于是默默买了一支抗敏感的牙膏换上去。它可能讲的是一对异地恋的情侣,靠每天早晚同步刷牙的视频通话,来维系那份“我们在一起”的感觉。

你看,产品没变,还是那支牙膏,但营销讲述的故事核心变了。它从“功能诉求”悄悄转向了“情感连接”。它卖的不仅仅是清洁工具,而是健康关怀,是亲密关系里的一个小仪式,是一种陪伴。


二、那这种“感人营销”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这块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琢磨了一下,感觉它们通常不是硬来,而是玩“润物细无声”那一套。它一般会抓住几个关键点:

  • 挖掘日常中的“小确幸”或“小痛点”:刷牙是我们每天重复的动作,但就在这个动作里,藏着很多情感瞬间。比如,妈妈给孩子挤牙膏时多挤了一点点,孩子开心的笑容;或者,你出差在外,用着家里同款牙膏的味道,缓解想家的情绪。营销的高手,就是能精准捕捉到这些瞬间,并把它放大。
  • 塑造一个有温度的品牌人格:品牌不再是一个冰冷的logo,它得像个人,有同理心,懂你的生活。它会通过文案、视频,告诉你“我懂你加班到很晚,刷牙时的那种疲惫”,而不是“我的美白因子能让你亮白如新”。
  • 关联更宏大的情感主题:把刷牙这个动作,和亲情、爱情、一个人的奋斗、甚至环保这类大主题挂钩。比如,一款牙膏可能强调它的可回收包装,呼吁保护海洋,那你买它,就不只是刷牙,还顺便为环保做了点贡献,这感觉立马就升华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套路用不好也挺容易翻车的,要是情感故事和产品本身脱节,就会显得特别假、特别尬。怎么把握这个度,我觉得是个学问,具体怎么操作可能得看品牌自己的悟性了。


三、举个具体的例子看看?

还真有。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案例,不是特别大众的品牌,但印象很深。他们推出一款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的牙膏,主打预防牙龈萎缩、巩固牙齿根基。

他们的广告片讲了什么?没讲技术多先进。它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事业有成的儿子,周末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吃饭的时候,父亲看着一桌好菜,却有点为难地笑了笑,说牙口不太好了,有些硬的咬不动。儿子愣了一下,镜头给到父亲碗里,饭菜都被特意煮得很软烂。

当天晚上,儿子在卫生间,看到父亲那支用得很旧了的普通牙膏,再联想到饭桌上的情景,他沉默了一会儿。第二天,他给父亲买了一支新的、专门护理牙龈的牙膏,并换掉了父亲那把旧牙刷。整个广告没有煽情的音乐,没有夸张的台词,就是这种平静的细节,特别戳人。

这个营销成功在哪?它完美地将产品功能(护理牙龈)嵌入了一个人人都能理解的情感场景(子女对父母年老的关心与无力感)中。 你看完不会觉得“哦,这是一支牙膏广告”,你会觉得“这讲的就是我和我爸妈的故事”。然后你自然会想,“是不是也该给爸妈换支更好的牙膏了?” 你看,消费动机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四、感人营销的效果真的那么神奇吗?

这是个好问题。我们不能神话任何一种营销方式。感人营销的优势很明显:

  • 建立强品牌记忆和好感度:一个打动你的故事,比一堆参数让你记得更牢。而且这种好感,是带情感滤镜的,不容易被取代。
  • 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当产品被赋予了情感价值,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你觉得买的不只是牙膏,是一份心意,多花点钱也愿意。
  • 促进自发分享和传播:感人的内容人们愿意转发,这就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免费的二次传播。

但是,它也有软肋:

  • 容易审美疲劳:如果所有品牌都来讲亲情故事,观众会麻木。感动这东西,不能量产。
  • 对产品本身要求更高:故事讲得再好,如果牙膏本身难用得一批,刷完满嘴血,那负面口碑会来得更猛。情感营销是放大器,它能让好产品更好,也能让烂产品死得更快。
  • 衡量效果比较难:你怎么准确计算一支广告带来的“感动”转化成了多少销量?这个链条比直接促销广告要长和复杂。或许暗示这种营销更侧重于品牌资产的长期积累,而非短期销量的直接拉升。

五、所以,我们到底需要一支怎样的牙膏?

绕了一圈,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支牙膏,首先它肯定得把牙刷干净,这是本分。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它的存在,能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里,感受到一丝温暖,一点提醒——提醒我们去关爱父母的健康,珍惜伴侣的陪伴,甚至只是好好照顾自己……那这支牙膏,就不再只是橱柜里的一个日用品了。

它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注脚,一个情感的小小载体。最高明的营销,或许就是让你感觉不到它在“营销”,而是让你觉得,它“懂你”。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观察和想法,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牙膏营销这个领域,具体还有哪些更深层的手法或者更成功的案例,我也还在不断了解中。但无论如何,下次你拿起牙膏的时候,也许会有那么一瞬间,想起今天聊的这些,然后对你手里的那个小管子,产生一点点不一样的感觉。这就够了,对吧?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