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广告加软文:如何让用户主动看你的广告?

【文章开始】

营销广告加软文:如何让用户主动看你的广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内容你明明知道是广告,却还是忍不住想看完?甚至,看完还想分享给朋友?比如,你刷到一篇讲“打工人如何护腰”的文章,看着看着,发现最后推荐了一款人体工学椅——但你居然不反感,还点进了商品链接。

这背后,其实就是“营销广告加软文”的魔力。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种“不像广告的广告”到底怎么玩转。


一、到底啥是“广告软文”?它为啥有效?

简单说,广告软文就是把广告藏进有用、有趣的内容里。它不像传统广告那样大声嚷嚷“买我!买我!”,而是悄悄给你种草,让你自己产生“我需要”的感觉。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明明讨厌广告,却会接受软文?

自问自答一下:
- 问:用户凭什么要看你的广告?
- 答:因为软文先提供了价值,而不是先卖货。比如你先告诉别人怎么选空调(干货),再自然推荐某款产品(广告),用户反感度就会大大降低。说白了,这是一种“价值置换”:我用内容帮了你,你顺便看看我的广告,不过分吧?


二、软文的核心不是“软”,而是“信任感”

很多人觉得软文就是写得软一点、委婉一点……其实不对。它的核心是构建信任。用户信你了,你说啥他都容易接受。

怎么构建信任?靠这几点:
- 说人话:别拽专业术语,用用户听得懂的大白话表达;
- 解决真问题:别自嗨,得戳用户真正的痛处;
- 现身说法:用真实案例、数据、用户反馈来证明,比如“我们试了10款防晒霜,最后推荐这款是因为……”;

不过话说回来,信任这个东西吧,建立起来难,毁掉却很容易。一旦用户觉得你“夹带私货”或者夸大其词,下次可能就直接划走了。


三、好软文的结构:怎么一步步牵着用户走?

你别以为软文就是随便写写……它是有节奏的。通常来说,一篇能打的长文软文会这么布局:

  1. 开头抓痛点:用问题或场景切入,比如“天天加班脖子痛?你可能需要……”
  2. 中段给干货:真诚分享知识、经验、方法,让用户有获得感;
  3. 顺势推产品:在解决方案中自然带入产品,展示它是如何具体帮助用户的;
  4. 结尾促行动:用限时优惠、赠品等方式,轻轻推用户一把,促成点击或购买。

当然啦,这个结构不是铁律,有些人也喜欢把产品推荐放在中间甚至开头——具体效果可能得看行业和用户习惯,这方面我也不是全都试过。


四、软文写作最怕什么?——“一看就是广告”

软文一旦被识破是广告,就基本失败了。怎么避免?你可以:

  • 别吹得太狠:动不动就“史上最强”“行业第一”,用户反而不信;
  • 别只讲产品:多讲用户故事、使用场景,让人有代入感;
  • 适当自黑:提一下产品的局限,反而更真实。比如“这款椅子啥都好,就是有点占地方”。

五、案例:一篇软文是怎么悄悄改变你想法的?

举个真实例子吧。某家电品牌写过一篇《南方潮湿天,如何让衣柜不发霉?》,阅读量很高。文章前半部分认真教人除湿防霉的技巧,后半段才提到他们的除湿机——并且是用实测数据来说话:“我们试过用除湿机XX小时,湿度降了XX%”。

结果呢?很多人看完不仅收藏了文章,还跑去搜同款除湿机。你看,用户要的不是广告,而是解决方案。你提供了方案,顺带推荐工具,一切就水到渠成。


六、软文适合所有行业吗?

不一定。有些行业天生容易做软文,比如美妆、母婴、教育、健康……因为用户主动想要知识。但有些行业比如工业设备、toB服务,写软文就可能更吃力,毕竟受众窄、决策理性。

但不管什么行业,核心思路是一样的:别急着卖,先想着帮


最后说两句:软文不是骗,是真诚沟通

有些人觉得软文是“套路用户”,其实不是。好的软文,是真诚地想对用户有用,顺便推荐个好产品。如果你真心觉得你的产品能帮到人,那你写软文就是在做分享;如果你自己都不信,那写出来就是骗。

所以嘛,软文写作的背后,其实是产品价值观的问题。好东西,才值得用软文去推荐。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