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方便面,为啥总能让人念念不忘?

【文章开始】

白象方便面,为啥总能让人念念不忘?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深夜饿得不行,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居然是白象那个老坛酸菜味的画面?或者超市货架前转了好几圈,最后的手还是伸向了那一包白象大骨面?说实话,我经常这样。然后我就忍不住想:这牌子看起来也没怎么做广告啊,怎么就…这么让人忘不掉呢?


一、白象到底靠什么活了这么多年?

你看啊,现在的方便面市场竞争多激烈。日韩进口的、网红新品牌的、还有那几个几十年老对手…白象好像也没特别高调,但每次吃都觉得:嗯,还是那个味儿。

其实说白了就三个字:稳,实,不忽悠。

  • 面饼扎实,是真的能吃饱。不像有些牌子,一泡开水就软塌塌,分量还少。白象的面饼捏在手里就感觉瓷实,煮完不烂不粘,有嚼劲;
  • 汤底浓,不是那种粉冲出来的清水感。尤其是大骨面,你真能喝出来一点熬汤的香味,不是纯靠味精;
  • 价格一直挺亲民。这么多年了,涨价涨得不算狠,五六块钱一包还能吃得很满足。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这几点也不够吧?那么多老牌子后来不也慢慢没声音了?白象能一直被人记住,肯定还有些别的…


二、你发现没?白象几乎不请明星代言

这事挺有意思。你看同类品牌,动不动就换个流量明星,拍广告、上综艺、买热搜,热闹得很。但白象…好像真没怎么干过。

他们反而把精力放在了别的地方:

  • 扎根超市小卖铺,占领你的生活半径。不管大超市还是巷口小卖部,你几乎总能找到白象。它不跟你玩虚的,就用“随手可得”占住你的生活场景;
  • 口味推得慢,但每个都挺能打。不像有些品牌一个月出一个新奇口味,白象就老老实实做那几个经典款:大骨面、老坛酸菜、辣牛肉面…但你发现没?这几个味经得起吃,不容易腻;
  • 关键时刻它真上啊——比如疫情的时候、洪水的时候,他们默默捐了好几批物资,也没大张旗鼓宣传,但后来被网友扒出来了。这种“低调做实事”的劲儿,反而拉了一波好感。

所以你说它完全不做营销?也不是。它做的更像是一种“沉默的营销”:不吵,但你都感受得到。


三、有人说它是“国货方便面之光”,这标签怎么来的?

这几年“国货”这个词特别火,白象也经常被放进这个篮子里。但它自己好像从来没大声喊过“我是国货!快来买我!”。

那这个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我回想了一下,大概是从他们坚持招收残疾人就业这件事被大家知道开始的。很多人突然发现:哦!原来这个看起来“土土的”牌子,一直在做这种事?而且一做就是好多年。

再加上他们工厂挺多就在国内,供应链也稳,没太受外界影响。这种“靠谱”“负责任”的印象一旦建立,就很难被取代

但你说这算营销吗?我觉得不算刻意营销,更像是一种企业性格的自然流露。刚好,这种性格现在很多人买单。


四、所以…白象到底算不算成功?

这个其实看你怎么定义“成功”。

要说销量,它可能暂时还拼不过那几个巨头;要说网红程度,它也比不过一些突然爆火的新品牌。

但如果你说“一个品牌能活几十年,还被一代代人记住、选择”,那它绝对是成功的。

它没刻意追风口,而是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把该做的事做好。反而这种“慢”和“稳”,成了现在最稀缺的东西。

当然了,你说它完全没有问题?那也不是。比如有人觉得它包装设计有点老气、口味创新不够快…这些也确实存在。具体以后会不会调整,可能还得看市场怎么变。


五、最后聊几句实在的:我们为啥会持续选择一个品牌?

想想看,你重复买白象(或者其他任何你喜欢的牌子)的时候,到底是在买什么?

  • 是熟悉的味道,是一种安全感;
  • 是信任感,知道它不会轻易让你失望;
  • 还有一点情感认同——你知道它背后做的事让你觉得“值得”。

白象或许暗示了一件事:营销的最高境界,不是声音多大,而是让人放心

哪怕它不说话,你也愿意向朋友推荐它。


所以下次你再在货架上拿起一包白象的时候,可能就不只是因为“饿”了。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