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题的软文广告,到底怎么抓住人心?
【文章开始】
有标题的软文广告,到底怎么抓住人心?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刷着文章,看得正起劲,结果发现——等等,这居然是个广告?!心里非但没觉得反感,反而有点“哦~原来如此”的小惊喜,甚至还想点进去看看。这种让你不知不觉就看完,甚至还想分享给朋友的广告,十有八九就是有标题的软文广告。
它不像传统广告那样硬邦邦地推销,而是披着“内容”的外衣,悄悄地把想说的东西传递给你。嗯…说白了,就是“广告做得不像广告”,反而更像朋友给你安利好东西。
软文广告的标题,为啥那么重要?
先问个问题:一篇文章,有多少人只会看标题?答案是——非常多。标题就像一扇门,决定了读者要不要走进来。如果门面没吸引力,里面装修得再漂亮也是白搭。
所以,软文广告的标题,必须做到:
- 引发好奇,让人有点进去的冲动;
- 暗示价值,告诉读者“你看了会有收获”;
- 自然包含关键词,不然SEO搜不到、推不出去,写了也白写;
- 不说大话不夸张,否则读者点进去觉得被骗,反而更反感。
举个真实例子,之前某护肤品牌推一款熬夜霜,没用那种“震惊!七天变白!”式的标题,而是写:《连续熬夜一周后,我的皮肤居然没垮…》。你看,没直接说产品多厉害,但你就很想看看她到底用了啥。
好标题之外,内容怎么留住人?
光标题好,点进来内容稀烂,读者立马关掉走人。所以软文的内文一定要有料、有节奏。不能一上来就“买我的!好用!”,那太劝退了。
比较常见的结构其实是:故事/痛点 → 分析 → 引出产品 → 解决方案。像是朋友聊天那样,先说说大家都遇到的问题,再慢慢带出产品,让它变成“刚好能帮你”的那个选项。
比如写一个办公椅的软文,可能会先吐槽:“每天坐8小时,腰酸背疼脖子僵,你是不是也这样?” 然后分析为啥普通椅子不行,最后才讲他们的椅子人体工学设计、支撑性好……诶,说到这里,产品优势要悄悄变成解决方案,不能明着吹。
自问自答环节:软文广告非得长才行吗?
不一定。虽然这篇要求1000字,但短软文同样有效,比如社交媒体上的几条文案+图片,也能达到很好传播效果。重点不是长度,而是有没有把话说到点子上、能不能让读者产生“对我有用”的感觉。
软文写作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很多人以为软文就是藏得深,越不像广告越好。但其实现在读者都很聪明,藏得太深,他们反而觉得“遮遮掩掩,是不是不靠谱?” 所以适当暴露广告属性,反而能增加信任感——当然,是在建立内容价值之后。
比如在文末加一句:“感谢XX品牌支持本次体验”,坦诚又大方。
案例参考:某健康零食的软文策略
他们没直接说“我的零食低卡健康”,而是发起话题《下午三点钟,你靠什么续命?》,讨论上班族容易饿、吃零食又怕胖的痛点。文中自然带入产品试吃体验,最后读者反馈居然是:“终于有个能吃饱又不罪恶的选择了”。
你看,没推销,却做到了推销。
写软文是不是必须文笔特别好?
不一定!很多人不敢写是因为觉得自己文采不够。但其实真诚比华丽更重要。用大白话、用用户听得懂的语言去讲,比拽一堆专业术语来得有效。
你甚至可以带点“口语化”的表达,比如“呃,其实我之前也觉得这类产品没啥用…”,反而显得真实。
最后总结:软文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软文广告要想成功,离不开这几点:
- 好标题是敲门砖,决定有没有人点进来;
- 内容要有价值,不让读者浪费时间;
- 产品植入要自然,不能硬来;
- 保持真诚,别吹牛,别忽悠;
- 引导行动别太生硬,比如“试试又何妨?”比“立即购买!”更友好。
哦对了,虽然上面总结了这么多,但实际写的时候可能还得反复调整……没有一蹴而就的爆文,都得慢慢试。
好啦,如果你之前一直搞不懂“有标题的软文广告”该怎么写,希望这篇能给你一点启发。下次再遇到这类内容,不妨留心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说不定你也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爆款软文!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