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活该!为啥人总栽在自己挖的坑里?

是我活该!为啥人总栽在自己挖的坑里?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知道一件事儿不大对劲,心里头那警报呜呜响,但脚呢,它就是不听话,非往那火坑里迈。等啪叽一下摔狠了,疼得龇牙咧嘴,脑子一片空白,最后就剩下仨字儿堵在嗓子眼儿:“是我活该!”


当报应来敲门的时候

你肯定有这种时刻,对吧?我猜十有八九你正点着头。上周,我那个“活该”时刻就来了。大晚上明明困得眼皮打架,手机屏幕上那个小视频的红色三角还在不停地诱惑我:“再刷一个!就一个!” 结果呢?好家伙,再一抬眼,天边都翻鱼肚白了。第二天顶着俩大号黑眼圈去开重要的会,发言前言不搭后语,老板的眼神冷得像冰窖…… 那瞬间,脑子里循环播放的弹幕就是——“熬夜刷手机的神经病,你不困谁困?是我活该!”


为什么非要往坑里跳?

咱冷静下来想想,这不犯贱么?明明知道前面是坑,为啥还跟中了邪似的往里冲?这里头门道有点复杂,我试着掰扯掰扯(虽然也可能掰扯不清楚):

  • 快感太近,教训太远: 眼前那点乐子(比如一口甜食、一场通宵游戏)多实在啊!满足感是立刻的。可它带来的麻烦(发胖、第二天萎靡不振),得等到“明天”甚至“后天”才找你算账。大脑这玩意儿,天生就更容易被眼前的糖衣炮弹收买。
  • 心存侥幸是万恶之源:“就这一次,问题不大吧?” “这次可能例外?” 这种侥幸心理,简直成了我们搞砸自己的最强推手。总觉得“坏事轮不到我头上”,结果嘛……轮到了,而且挺结实。
  • 那个不理性的小恶魔太强大: 你心里头,理智小人和冲动小人每天都在打架。当理智小人告诉你“该睡了”,冲动小人就蹦出来喊“别停!再来亿局!”。可悲的是,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比如深夜),冲动小人往往不讲武德。
  • 环境?社会?鬼知道呢... 有时候吧,就是莫名其妙被推着走。朋友们都玩得嗨,你不参与就落单了?或者总觉得该表现得怎么样… 这里头那些复杂的社会压力咋发挥作用的,我也没完全整明白,但它确实存在,还经常坑我们一把。

不过话说回来,把这些原因拎出来摆桌面,也没让我觉得自己下次就能变圣人。知道是知道,做到是做到,隔着银河呢。


这些坑摔得值不值?

摔了这么多次,鼻青脸肿地喊着“活该”,真就一点好处没有?也不尽然。虽然这学费贵了点。

  • 刻骨铭心的教学片: 书本上讲的道理,哪有自己撞得满头包记得牢?这次疼得厉害,下次再站坑边儿上,那个痛感记忆“噌”就冒出来了,拉你一把的效率贼高。比老妈在耳边唠叨一百遍好使。
  • 认清自己几斤几两: 一次次栽倒,其实就是拿着小锤子敲打自己:“看!你意志力在这块就是渣”,“你的拖延症晚期了”,“你的情绪上头刹不住车”... 疼是真疼,但对自己这身毛病算是摸得门儿清了,知道哪该绕着走,哪需要找根拐棍。
  • 长出点“自我慈悲”的肉: 头几次摔了,只会恨自己无能狂怒。摔多了,慢慢能悟出点别的——人就这样,不完美,会犯错。骂完“活该”之后,喘口气,擦擦血,竟然能试着跟自己和解了。虽然还是气,但多了点无奈的理解? 不过,“自我慈悲”具体是个啥感觉,标准动作是啥,我也在摸索中……

那…下次还跳吗?

呃…说实话吧,下次?下次大概率还得犯!你说这人贱不贱?道理比谁都懂,分析起来一套一套,但再碰见坑,尤其那个坑长得花花绿绿,里面的诱饵还特别对你胃口时… 哎呀!保不齐又头脑一热!

但或许,这就是人吧?一个永远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挣扎、反复横跳的物种。一边捶胸顿足喊“是我活该”,一边从这些血泪史里,挖出点仅对自己有用的“智慧”。

喊出“活该”的那一刻,是一种苦涩的清醒。它一点也不好听,但无比真实。承认“活该”,是停止甩锅,是面对惨淡结果和自己那点不堪的首个诚实回应。它可能暗示着一场成长的开始? 也可能只是暂时的羞愧感作祟。谁知道呢。反正下次遇到麻烦,我肯定还得咬牙切齿地先喊一嗓子这仨字儿。喊出来,痛快点!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