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小年软文:如何写出走心又有效的好内容?
【文章开始】
微信平台小年软文:如何写出走心又有效的好内容?
哎,你说,每年一到小年,咱们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是不是就跟过年预热似的,一下子冒出好多品牌发的小年祝福软文?有的你看一眼就想点赞收藏,有的嘛……刷过去也就刷过去了,甚至没看完。
问题来了:同样是在微信平台蹭小年的热点,为啥有的软文效果特别好,能让人忍不住想转发,而有的就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有?
今天咱就来唠唠,怎么在微信上写出一篇真正能打的小年软文。
一、小年软文,到底“软”在哪?
很多人觉得,软文就是广告写得不像广告——嘿,你说对了一半。更关键的是,它得提供价值,而不是单纯喊“买我吧!买我吧!”
比如小年这个节点,大家普遍的情绪是啥?是盼着放假、想着回家、准备年货,还有点对年终奖的小期待(或者小失落……)。你的内容如果跟这些情绪共鸣了,那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一篇好的小年软文,往往做到了这几点:
- 不说教,说故事:用身边的故事或者普遍的场景引起共鸣;
- 有温度,不只是热度:不只是蹭节日,而是真的理解节日背后的情绪;
- 给好处,但不直接卖货:比如送个电子祝福海报、年货清单攻略,而不是直接发优惠券(除非时机特别对)。
二、开头抓不住人,后面再精彩也白搭
你想想,你自己刷公众号的时候是怎么看文章的?——滑得快的话,3秒内就决定要不要继续读了。
所以软文开头特别特别重要。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喜迎小年,XX公司祝您…”,这真的……太硬了,用户立马警觉:又是广告。
那可以怎么写?举几个例子:
- 用问句开头:“还记得小时候小年妈妈做的糖瓜吗?”
- 用场景带入:“今天一大早,我妈就在家庭群里发了个‘灶王爷上岗图’……”
- 甚至稍微自嘲一下:“不会还有人小年还在加班吧?哦,原来是我自己。”
总之,像个朋友一样开口说话,别端着。
三、中间部分:自问自答,解决读者疑问
你可能会问:“小年软文非得和品牌相关吗?好像有点难……”
嗯,确实不是所有品牌都容易搭上小年的车。但——总有办法。比方说你是做健身的,可以讲“小年糖瓜黏,健身不粘脂”;你做美妆的,可以聊聊“年终聚会,怎么快速提气色”。
这里的关键是:别自嗨。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关我什么事”?
再比如另一个常见问题:“软文里能不能放链接?会不会影响阅读?”
其实吧,放可以放,但尽量放在文中或文末自然引导的位置。比如:“我们准备了一份小年家居清洁指南,需要的同学可以戳这里查看”,这样既提供了价值,又不突兀。
四、让人想转发?你得给个理由
转发是一种社交表达,意思是“我想让我的朋友看到这个,因为这代表了我的情绪/品味/态度”。
所以,要想让软文有传播力,你得给用户一个“转发的借口”。比如:
- 表达关怀:比如一篇走心的小年祝福,适合送给长辈或客户;
- 展示趣味:做得特别好玩、有梗的内容,朋友看了会笑一笑;
- 实用信息:像“小年习俗大全”、“年货选购避坑指南”这类。
而且文末加一句简单的引导语,比如“送给身边还在忙的人吧”,转发率可能会更高。不过话说回来,具体效果可能还得看你的用户群体偏好,这方面我也不是完全确定。
五、案例参考:他们是怎么做的?
举个实际例子吧。去年某零食品牌在小年发了一篇推文,叫《小年吃了糖,一年都不“黏”事!》。内容主要是讲年俗知识,中间自然融入了几款零食作为“年甜点”推荐,最后还送了个抽奖福袋。
结果阅读量超高,很多人还在评论区晒自己抽到的奖——你看,这就把品牌营销做成了互动现场。
当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这种玩法,比如一些 to B 或者严肃型产品……嗯,可能还得再琢磨琢磨别的切入点。
写在最后
其实说到底,微信小年软文要想写得好,核心还是“说人话、懂人心”。节日只是壳,情绪和价值才是核。
别光想着曝光和转化,先想清楚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是一份心情、一个知识,还是一点乐趣。如果能做到这个,或许暗示你的内容更容易被记住和喜欢。
好了,就聊到这。小年也要开心点啊,哪怕……还在写推文(比如我)。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