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的软文到底有啥用?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很长的软文到底有啥用?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文章开始】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滑半天都滑不到底的超长文章?心里嘀咕:这谁有耐心看完啊?但奇怪的是,有时候你居然真的看完了,甚至还会点个赞或者顺手分享出去。
为啥会这样?很长的软文,其实并不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它是在给你讲故事、帮你解决问题,甚至悄悄说服你。
一、长软文不就是广告吗?为啥要写那么长?
好问题。表面看是的,但它和硬广完全不同。硬广是扯着嗓子喊“买我!”,而长软文是……搬个小板凳坐你旁边,慢慢跟你唠。
它之所以长,是因为:
- 需要建立信任:一上来就卖东西,你肯定反感。得先聊点你关心的,让你觉得“这人懂我”。
- 信息得铺全了:比如推荐一个护肤品,总不能只说“好用”吧?得讲成分、讲原理、讲适合谁、讲使用体验……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不然你心里有疑问就不敢买。
- 搜索引擎喜欢:啊这个,具体怎么算分的不太清楚,但普遍认为优质的长内容更容易被搜索到,然后持续带来流量。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写这么长,得看情况。
二、一篇超长软文,是怎么死死抓住你注意力的?
你想想,你看进去的那些长文,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
1. 开头绝对不废话
直接戳你的痛点。“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为什么别人都……而你却……”。一下就让你觉得:对!我就是这样!然后它就成功了。
2. 结构清晰,让你看得不累
小标题分段、加粗重点、图片/案例穿插……这些都是在给你“喘气”的机会。让你即使快速滑动,也能抓住核心信息。
3. 说人话,不装专家
通篇都是“你”、“我”,感觉像朋友聊天。它会说“我也试过这个,当时翻车了……”,而不是“经研究表明……”。后者让人想跑,前者让人想继续听。
4. 有真实的案例或者数据
光说“这个面膜美白效果好”太虚了。但如果加上“我们找了20位志愿者实测28天,其中16位表示肤色提亮了一个度”,感觉就实在多了,对吧?
三、写这么长,内容从哪来?会不会很费劲?
费劲是肯定的!但都有套路,核心是把一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
比如写“如何选冰箱”:
- 先聊现象:你家冰箱是不是总串味?结冰结得打都打不开?
- 再给知识:直冷和风冷区别是啥?循环系统单双有啥影响?(但会用大白话解释)
- 然后给方案:不同家庭人口、预算,分别推荐哪几款?
- 最后也许暗示:XX品牌在静音和保鲜方面做得确实不错……(广告来了,但因为你信任他了,就不那么排斥了)
看,这样一展开,字数自然就上去了,而且内容也扎实了。
四、对我们读者来说,长软文到底有啥价值?
别觉得只有商家受益。一篇好的长软文,对你同样有价值。
- 帮你节省时间:它帮你把分散的信息搜集、整理、评测好了,你直接看结论就行。
- 帮你避坑:作者往往会指出常见误区或者产品的缺点,让你避免踩雷。
- 甚至……学到点东西:虽然目的是推广,但过程中为了说服你,它得讲很多干货,你无形中也增长了知识。
当然,你得学会辨别。那种通篇吹嘘、毫无缺点的,大概率是纯广告,得谨慎。
五、那……怎么判断一篇长软文值不值得看?
嗯,这个有点主观,但我自己的几个标准是:
- 看开头:如果前三段还在绕圈子不说人话,直接关闭。
- 看结构:有没有小标题?重点有没有突出?排版是否清晰?混乱不堪的通常内容也水。
- 看案例和数据:是空口无凭,还是真有实据?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但有的就是感觉更可信。
- 看评论区:如果评论区很活跃,而且作者有认真回复,说明内容确实引发了讨论,值得一读。
所以,下次再看到那种“很长的软文”,先别急着划走。
它可能啰嗦,可能目的不纯,但一篇用心写的长文,本质上是一次深度沟通。它试图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里,给你提供一点完整的、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你的时间最宝贵。看不看,最终决定权永远在你手里。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