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老总视察工地的真实观察与思考

【文章开始】

建筑公司老总视察工地的真实观察与思考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总,突然跑到工地上去转悠,到底是为了啥?是摆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还是真的有啥门道?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可能就是走个过场。但最近,我跟了一位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总跑了一天工地,发现这事儿,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老总视察,到底在看什么?

你以为老板就是背着手,这里指指,那里点点吗?根本不是。我注意到,他第一站永远不是去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扎进工地最核心的作业区。他的眼睛,就跟扫描仪似的,来回扫。

他看的东西,大概能分成这几类:

  • 看“秩序”而不是看“热闹”:材料堆得整不整齐,通道有没有被堵死,电线有没有乱拉。这些东西一眼就能反映出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瞒不过他的眼睛。
  • 看“人”而不是只看“进度”:他会突然停下来,跟一个焊工或者模板工聊几句,问问他家里情况,活儿干得顺不顺手。这既能直观了解工人的专业状态和情绪,也能侧面评估分包队伍的管理质量
  • 看“细节”而不是只看“大面”:比如混凝土的浇灌面,防水节点的处理。他甚至会蹲下去摸一摸。这些地方是工程质量的命门,一旦出错,后期补救成本极高。

所以,视察绝对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次高效的、全方位的现场诊断。


一次视察,能真的解决实际问题吗?

好,问题来了。老总发现了一堆问题,然后呢?开个会骂一顿,然后大家继续我行我素?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嗯,这确实是个关键。但我看到的情况是,这位老总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他现场发现问题,不会立刻大声斥责,而是把项目经理、工长等相关责任人叫到身边,指着问题点问:“来,你看看这个,你觉得这样行不行?我们当初是怎么要求的?”

这是一种引导式的提问,让你自己意识到错误。然后紧接着就是:“现在有什么困难导致做成这样?需要公司层面提供什么支持才能把它改好?”

你看,这既明确了责任,又提供了支持,把“找茬”变成了“共同解决问题”。现场能拍板的,立刻定下解决方案、责任人和截止时间。他的助理就在旁边全部记下来。

过后几天,公司办公室真的会跟踪落实的情况。所以,一次有效的视察,往往能打通项目的“堵点”,快速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除了挑毛病,还有别的意义吗?

当然有!而且这一点可能更重要。

老总亲自下工地,对一线员工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重视。你想想,你天天在工地吃土,大老板突然过来拍拍你肩膀,说一句“辛苦了,干得不错”,你心里会不会更有点干劲?这比发几百块钱奖金带来的精神冲击可能更直接。

另一方面,对于老总自己而言,脱离报表和PPT,深入一线,是保持对市场、对材料、对工艺敏感度最好的方式。他在工地上能看到最新材料的应用效果,能听到工人对工具改进最朴素的建议,这些都是在办公室里绝对得不到的一手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视察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总个人的风格和公司的执行力文化。如果只是做做样子,那一切就都是空谈,具体能产生多少长期价值,可能还得打个问号。


从一次视察,能看到一家公司的什么?

其实啊,通过观察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总如何视察工地,你大概就能摸到这家公司的脉。

  • 如果老总只去会议室,听PPT汇报,那这家公司可能更看重形式和关系。
  • 如果老总敢直接深入工地腹地,看细节、问工人,那这家公司大概率是实干派,管理上更精细。
  • 如果老总发现问题后,有跟踪、有闭环、有支持,那这家公司的执行力绝对强,企业文化是扎实的。

所以说,老总视察工地,远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是一次综合能力的快检,是一次上下沟通的桥梁,更是一家企业价值观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下次如果你再看到有老总在工地上转,或许可以多留意一下他的动线和他的关注点,真的挺有意思的。这或许暗示了,这家公司到底靠不靠谱。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