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品震撼发布,这次到底有啥不一样?

【文章开始】

小米新品震撼发布,这次到底有啥不一样?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次手机发布会都说“颠覆性创新”,结果拿到手发现……嗯,好像跟旧款也没差多少?哎,我也这么想。但这次小米的新品,好像真的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参数刷屏式的吹嘘,而是实打实解决了一些我们平时用手机的痛点。那它到底新在哪?别急,咱们一点点来看。


外观设计:手感这次真的升级了?

先说说拿在手里的第一感觉。以前的手机,不是说不好看,但总感觉少了点啥。这次小米新品,官方说采用了什么“微弧曲面设计”——听着挺玄乎是吧?其实说白了,就是边框和后背的衔接更顺了,拿在手里不像以前那么硌手。

而且重量控制得不错,虽然放了更大电池,但反而比上一代轻了点。这点我挺意外的,毕竟现在手机动不动就半斤,放裤兜都感觉往下坠。

不过话说回来,外观这东西挺主观的,有人就喜欢方方正正的感觉。所以最好还是能实际摸一下真机。


屏幕素质:看得爽才是真的爽

屏幕是咱们每天盯着看最久的东西,好不好太重要了。这次小米用的这块屏,参数上写着“自适应高刷”,什么意思?就是它会根据你在干嘛自动调整刷新率。

比如你刷微博,它就流畅滑;看静态文档,它自动降下来省电。这或许暗示了续航表现会有提升,但具体怎么实现的……呃,其实我也没完全搞懂,得实际用了才知道。

另外亮度提升挺明显,阳光下看屏幕基本没压力。而且色彩调教偏自然,不像有些手机饱和度拉满,看久了眼睛累。


性能部分:跑分高≠好用?

处理器用的是新一代旗舰芯片,具体型号我就不念了,反正就是目前顶配那款。但小米这次重点没光吹跑分,反而强调了一个点:长时间使用不降频

什么意思?就是很多手机一开始玩游戏的确流畅,但玩个半小时就开始发热、卡顿。小米这次说加了什么“立体散热系统”,实际效果怎么样还得看用户反馈,但至少方向是对的。

另外系统优化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后台留存能力更强了——通俗点说,就是你切换几个App再回来,不用老重新加载了。


拍照能力:这次重点不在高像素?

哎你发现没,这两年手机厂商开始不怎么提一亿像素了,反而都在说“光影”、“质感”。小米这次也是,主摄参数没大变,但算法升级挺多。

比如人像模式的光斑处理更自然了,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刀切虚化。夜景模式也快了,差不多按下快门等一秒就能出片,不用举着手机等半天。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街拍模式,快速双击音量键就能秒开相机抓拍,对喜欢随手拍的人来说太实用了。


续航和充电:焦虑终于能缓解?

电池容量比上一代大了,但具体大多少……官方没细说,估计得等拆机报告。充电速度倒是提了,有线快充功率更高了,而且无线充电也提速明显

关键是发热控制得好,边充边玩也不会烫手。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经常插着电打游戏……虽然知道这样对电池不好,但忍不住啊。


系统体验:这些小功能居然很实用?

MIUI 这次升级到了新版本,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有些小功能确实贴心。比如:
- 全局自由小窗:任何界面都能呼出小窗口回消息,不用切来切去
- 隐私水印:分享身份证照片时自动添加水印,防止被盗用
- 地震预警:提前几十秒提醒,虽然希望用不上但真有安全感

系统流畅度也优化了,滑动跟手性好了不少。不过安卓系统用久了会不会卡……这个还得时间检验。


价格怎么样?会不会又涨价?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对吧?说实话,我看发布会前也担心价格飙太高,但实际公布时还算合理。虽然比上一代起步价高了一点,但配置提升摆在那里。

而且这次存储版本搭配更灵活,不用非买顶配才能用上所有功能。基础版就够大多数人用了,这点挺良心的。


总结:值得入手吗?

如果你现在用的手机已经两三年了,那这次升级体验会很明显。尤其是续航、散热和系统流畅度这几方面,改善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但如果是近一两年才换的手机,除非你对某个新功能特别心动,否则可能没必要急着换。等等双十一说不定有优惠?

总之,小米这次新品不像以前那样堆参数,更像是在解决实际使用中的痛点。方向对了,体验自然不会差。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