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自己的软文,到底有多重要?

【文章开始】

学会欣赏自己的软文,到底有多重要?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写完一篇宣传文案,读了两遍,越看越觉得——“这写的啥啊,太烂了吧”。然后开始疯狂怀疑自己,甚至想全部删掉重来。

先别急着否定。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啥你该停下来,好好欣赏一下自己写的东西。没错,就是欣赏自己的软文。


为什么我们总看自己写的东西不顺眼?

这问题挺普遍的,我自己也经常这样。后来想了想,大概有几个原因:

  • 离得太近了:刚写完的时候,每个字都是你亲手敲出来的,细节看得太清楚,反而容易忽略整体。
  • 期待过高:总想着要篇篇爆款,一句话没达到心里那个标准,就觉得整篇垮掉了。
  • 对比焦虑:一看别人写的,哇,真好。回头再看自己的…唉,算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不顺眼”其实是个好信号——说明你眼光高了,知道什么是好的了。只是别让它变成打击自己的武器。


欣赏自己的软文,不是自嗨

可能有人觉得,“欣赏”等于自我感觉良好、闭眼夸自己。真不是这样。

问个问题:欣赏到底是为了什么?
答:是为了建立正向反馈,让自己能持续写下去,越写越好。

如果你永远处在“我写得太差->没信心->不想写->更不会写”的循环里,那大概率是要放弃的。软文写作,尤其是持续输出,非常消耗心力和自信。你需要给自己加油,而不是不断拆台。


具体怎么欣赏?从哪儿开始?

光说“要欣赏”太虚了,来点实际的。下次写完,别立刻挑毛病,试试这么做:

1. 先找亮点,哪怕只有一个

比如:
- 某个标题你觉得特别顺手
- 某段转折写得很自然
- 甚至只是一个词用得特别准

把这些地方圈出来,告诉自己:“嗯,我这部分做得不错。”积累这些小肯定,会让你下次动笔时更有底气。

2. 关注完成度,而不是完美度

写完了,就是胜利。先完成,再完美,这句话不是鸡汤,是真理。烂开头好过没开头,写完了就意味着你有东西可以优化了。如果总想着一步到位,大概率会一直拖延下去。

3. 放一放再回头看

写完立刻看,满眼都是毛病。放个半天甚至一天,你再去看,感觉经常会不一样。可能会发现:“哎?其实也没那么差嘛。” 距离感能帮你切换到读者视角,更客观。


欣赏完了,然后呢?

当然不是夸完就结束了啊!欣赏是一种心态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优化。

最佳流程其实是:欣赏 -> 找问题 -> 修改 -> 再欣赏。
形成正向循环,而不是一味自我批判。

举个具体例子:你写完一篇推荐产品的软文。
- 先别想“阅读量会高吗”,而是想“我把产品特点说清楚了吗?
- 如果清楚了,好,欣赏这一点。
- 如果没清楚,那就针对这一点修改。

这样目标具体,压力小,效果好。


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我觉得没问题,但读者不买账怎么办?”

嗯…这是个好问题。自我欣赏和外界反馈确实可能有差距。或许这暗示了你的判断和市场喜好之间需要更多磨合。这时候,数据和外界的意见就很重要了。但别忘了,欣赏自己是基础,吸收反馈是优化,别因为外界反馈就全盘否定自己。

“写的就是很平,找不到亮点啊”

那就欣赏你的“坚持”和“完成”。不是每篇都能惊艳,但能稳定完成,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很多写不下去的人,可能就差这点自我认可。


长期这样做,会有什么变化?

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确定长期效果具体会怎样,因为每个人的适应方式不同。但根据很多人的经验,你大概率会:

  • 更愿意写、更频繁地写:因为过程没那么痛苦了。
  • 更容易坚持:正向反馈能帮你扛过数据不好的阶段。
  • 进步更快:心态放松了,反而更容易接受建议,学新东西。

最后想说,写软文这事儿,本质上是个手艺活。是手艺,就需要练,就需要时间。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肯定

别总当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也当一回自己的读者。

试试看,从欣赏下一篇开始。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