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软文?这篇文案范文手把手教你
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软文?这篇文案范文手把手教你
【文章开始】
你是不是经常刷到那种广告——明明知道是广告,却还是忍不住想往下看?甚至看完还想分享给朋友?这就是好软文的魔力。今天咱们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用一篇真实的文案范文拆解,告诉你软文到底该怎么写。
软文到底是什么鬼?
先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软文和硬广有啥区别?简单说,硬广是“买它!”,软文是“这个故事真好哭…哦原来还能买?”
核心差异:
- 硬广直接甩卖点(“全网最低价!”)
- 软文先给情绪价值(“35岁被裁员后,她靠这个副业逆袭”)
- 硬广像推销员,软文像闺蜜聊天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用户精得很,看到开头就知道是广告的“伪软文”照样被嫌弃。真·软文必须提供真实价值,要么有干货,要么有共鸣。
为什么你的软文总像硬广?
来对号入座,这几个致命伤你中了几条:
1. 开头就自爆(“作为一个十年品牌…”立刻暴露甲方身份)
2. 数据堆成山(“采用纳米级工艺,经过37道工序…”谁关心?)
3. 故事假到脚趾抠地(“王女士用了三天皮肤年轻十岁”)
反面教材:
某护肤品软文开头:“XX精华,专为亚洲肌肤研发的科学配方…”
→ 用户反应:哦,广告啊,划走
修改后:
“凌晨2点加班回家,镜子里的脸让我崩溃——暗沉、痘痘、细纹全来了,直到闺蜜扔给我这个小瓶子…”
→ 用户反应:这说的不就是我??
爆款软文的黄金结构
直接上范文模板,照着套就能用:(以智能手表为例)
1. 扎心开头
“体检报告上的‘心律不齐’让我慌了——30岁的身体,60岁的心脏?”
(痛点共鸣比产品更重要)
2. 过渡转折
“医生只说‘多休息’,可打工人哪敢休息?直到看到程序员老张的朋友圈…”
(埋钩子+第三方背书)
3. 产品植入
“他手腕上这个会报警的手表,后来成了我的救命神器”
(自然露出品牌,避免生硬)
4. 证据链支撑
- 用户证言:“有次加班心跳飙到120,它震动提醒我立刻平躺”
- 权威数据:“三甲医院同款监测算法”(具体才有说服力)
- 对比实验:“和苹果手表测了半个月,误差不到2%”
5. 行动指令
“现在下单送心率分析服务(限前100名)”
(给紧迫感,但别搞“最后一天”这种假话)
用户到底为什么转发软文?
研究过100篇10w+软文后,发现转发无非三种动机:
1. “这说的就是我”(职场妈妈/熬夜党等身份认同)
2. “显得我很懂”(分享行业干货类内容)
3. “笑死必须祸害朋友”(沙雕剧情软文)
重点:别贪心!一篇软文只要击中一个点就赢了。有个母婴品牌写“产后抑郁”的软文爆火,就是因为敢说真话:“哪有什么为母则刚,不过是硬扛”。
自检清单:写完软文先问这5个问题
- 前100字能让人继续往下看吗?
- 产品出现前有没有至少300字铺垫?
- 有没有具体人名/场景/对话?(忌“有人说”“研究表明”)
- 卖点是否转化成用户利益?(“续航7天”→“出差不用带充电器”)
- 删掉品牌名后,这还是篇有趣的文章吗?
小心这些“高级坑”
- 数据陷阱:“满意度达99%”不如“10个试用者里有8个回购”
- 故事跑偏:写了2000字创业血泪史…和产品无关
- 强蹭热点:世界杯期间硬扯健身器材,不如不蹭
有个真实案例:某教育机构软文写“海淀妈妈教育观”,评论区全在吵应试教育,根本没人问课程——这就是情绪盖过产品的翻车现场。
最后说点大实话
软文写多了会发现:用户不讨厌广告,讨厌没用的广告。就像我们愿意听闺蜜安利好物,但烦死微商刷屏。
或许暗示一个真相:那些抱怨“现在做营销难”的人,可能只是还没学会说人话。当然,具体哪种情绪最能打动95后,这个还得继续测试…
下次写软文前,先把这篇翻出来对照。至少能帮你省掉50%的改稿时间——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