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软文的核心?这篇文章说透产品故事怎么写才有灵魂!
发布会软文的核心?这篇文章说透产品故事怎么写才有灵魂!
【文章开始】
产品牛但没人买单?请回想下你的发布会软文是不是少了“灵魂”…… 每次大张旗鼓开了发布会,通稿发一堆,媒体也报了,为啥总觉得钱扔水里了,连个大水花都没有?用户看过就忘,转化率跟心电图似的平稳——低得可怕。这背后,是不是你的软文写错了方向?光顾着吹参数,忘了人是感性动物?
问题出在哪?硬核参数为啥没人买账?
你想啊,用户每天被几百条广告轰炸,早免疫了。参数?功能?规格表?对不起,看不懂,也没耐心看。你觉得亮眼的“全球首款”、“纳米级精度”、“9大升级”,在用户耳朵里,可能就是嗡嗡嗡的背景噪音。真正戳人心的,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这玩意跟我有啥关系?能解决我哪件烦心事?
举个例子,某次我盯着的项目,研发团队兴奋讲了三小时“芯片提升200%算力”,结果市场部小姑娘一句话破了题:“哦,不就是以前手机拍视频卡成PPT,现在能丝滑剪4K了么?” 懂吧?这就是把工程师语言翻译成人话。用户只关心,我的视频会不会卡,电池能不能撑住?
那咋办?软文得走心,讲个“好故事”!
别急着列参数清单!你得琢磨:用户用这产品之前是啥状态(痛点)?用了之后能变成啥样(爽点)?中间经历了啥关键转折(产品登场)?简单说就是——建立冲突,抛出救星,展现新生。
- 冲突 = 你烦啥?(加班做PPT天天熬夜,皮肤差效率低)
- 救星 = 它来了!(XXX智能办公软件)
- 新生 = 新活法!(三分钟出图,准时下班约会,被老板夸)
记住哈,发布会软文不是产品说明书!它是给用户一个“幻想自己变更好”的快捷入口。虽然数据支撑很重要……不过话说回来,数据是衣服架子,核心是衣服——你提供的那个诱人的未来场景。
具体怎么写?掏心窝子话术指南
别整虚头巴脑!用户贼精了,忽悠没用。几个实用招数,亲测能拉起代入感:
- 开头钩子要“扎心”:“凌晨3点,方案第8次被驳回,咖啡也救不了你的黑眼圈…” (直接戳心窝)
- 痛点要“具体到肉”:别模糊说“效率低”!要说“找半小时模板也没找到合适的”、“同事催文件钉钉嗡嗡响”这种能闻到味的细节。
- 主角必须是用户! 产品只是配角!写“你轻松搞定老板想要的排版”,而不是“我们产品有100种模板”。
- 可视化爽点! “想象一下,别人还在跟表格死磕,你已经喝着咖啡看报表自动生成了…” 让人脑补爽感画面。
- 多用“证言”背书:别光自夸!“刚入职小白用它拿下大单”、“技术宅靠它提前转正”,真实用户故事是最硬的广告牌(哪怕稍微润色点…咳咳)。具体哪种形式的背书转化率最高?我个人偏好奇幻故事,但这方面还真没系统测试过数据差异。
绕开坑!自嗨型软文长啥样?
下面这些错误,中了赶紧改,别耽误产品!
- 从头到尾“我我我”:公司多牛、技术多牛、老板多牛…关用户啥事?
- 堆砌“吊炸天”词:“革命性颠覆”“划时代意义”…用户看着就累,默默点叉。
- 只顾吹功能冷落价值:能无线充电是功能;出差不用背充电宝才是给用户的价值。
- 不说人话搞专业词汇轰炸:“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框架的神经网络优化…”,讲点地球人能懂的行不?
效果怎么看?软文也讲ROI!
咋知道你改对了方向?别光看阅读量!那是自我安慰。核心看:
* 评论区有没有人问“在哪买?”“多少钱?”(兴趣真实爆发)
* 官网或电商页面的访问跳出率是不是降低了?(内容把人真正引过去了)
* 发布会后一周内的用户主动搜索品牌词是否激增?(说明种下印象了)
* 最关键的——实际转化链路:从读到软文,到点链接,再到下单/留资的转化率变化!数据对比骗不了人。
或许暗示,那些爆火的软文,核心都在于成功给产品套上了“灵魂滤镜”。让用户忘记自己在读广告,而是在憧憬一个更爽、更高效、更牛X的自己。发布会软文的价值,不就是把这层滤镜,精准地、批量地、成本可控地递到目标人群面前吗?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