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啥要做软文营销?这5个真相太现实
企业为啥要做软文营销?这5个真相太现实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刷手机的时候,明明是在看一篇“教你如何护肤”的文章,读着读着,诶?怎么突然提到某个精华液特别好用?再往下看,哦~原来是个隐形广告!
但奇怪的是,你居然不反感,甚至还有点被种草了。
这就是软文营销的力量。那问题来了:企业为啥非得做这个? 直接砸钱投广告不行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事儿聊明白。
一、硬广没人爱看了,用户已经“免疫”了
你想啊,现在大家每天手机不离手,广告见得太多了。开屏广告、视频贴片、信息流推送……用户早就练就了一身“自动忽略”的本事。你一上来就喊“买我的!快买!”,人家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了,真烦。
但软文不一样。它不直接推销,而是先把内容做扎实,提供点干货、讲个故事、解决个问题,让读者觉得“这内容对我有用”。在建立信任之后,再悄悄把产品信息融进去。
比如你是一家做空气净化器的企业。如果你写:《雾霾又来了!专家推荐这三款神器》,可能没人点。
但如果写成:《北京宝妈的抗霾日记:我是如何让孩子呼吸到干净空气的》,是不是就更想看看?
所以你看,软文其实是“以内容换注意力”,而不是强行打断用户。
二、花钱少,效果却可能更持久
投硬广,尤其是一些大平台的首页广告,价格高得吓人。而且一般是按点击或曝光付费——钱一停,曝光立马就没了。
但软文呢?虽然写一篇也要成本,可一旦发布出去,只要内容质量不错,就能长期留在平台上,持续被人搜索、阅读、转发。从长远看,这篇软文的阅读量可能会不断累积,相当于一次投入,长期收益。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得看你投放在哪。有些平台内容更新快,文章很快就被淹没了……具体能持续多久,还真得看发布渠道和内容质量。
三、能精准打动你想影响的人
传统广告有点像“广撒网”,比如电视广告,谁都能看到,但其中多少是你的真实客户?不好说。
而软文可以通过选题和投放渠道精准锁定人群。比如你做高端健身器材,就可以把软文投放在运动类公众号、健身博主的专栏里。来看这些内容的人,本身就是健身爱好者,转化率自然高得多。
换句话说,软文帮你筛出了“潜在用户”,沟通效率更高。
四、不只是卖货,更是建信任、树品牌
很多人以为营销就是为了立刻成交。其实不是——尤其是软文,它更大的价值是建立品牌认知和信任感。
用户今天看了你一篇讲技术的软文,可能不会马上买,但他会记住:“这家公司挺专业的”。下次当他有需求时,你的品牌冒出来了,下单概率就大幅提升。
品牌建设是长期工程,软文做的就是这种“慢慢渗透”的工作。它让消费者从“知道”你,到“信任”你,再到最后“选择”你。
五、让用户自己“找上门”,而不是拼命推销
好的软文是自带流量的。比如你写了一篇《装修避坑指南》,里面自然融入了你们家装修公司的服务案例。那些正在装修、到处搜攻略的人很可能就看到你这篇,然后主动咨询。
这就叫变“被动推”为“主动引”。用户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而不是被推销了。
那么问题来了:软文营销有没有缺点?
当然有。比如:
- 见效慢:不像促销广告“今天投明天可能就爆单”,软文得慢慢发酵;
- 内容要求高:写得生硬就翻车,被读者一眼识破反而拉低好感;
- 效果难保证:阅读量高不一定等于成交好……中间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具体怎么衡量效果,行业也还在摸索更成熟的方法。
但这或许暗示,软文本来就更适合做品牌沉淀和心智渗透,不能全用直接卖货的指标来衡量它。
写在最后:软文本质是“说人话”
说到底,软文之所以“软”,就是因为它用内容价值包裹商业意图。它尊重用户的智商和时间,提供信息、讲故事、给帮助,而不是粗暴打断。
企业之所以要做软文营销,是因为用户已经厌倦了被广告轰炸。他们想要的是交流,而不是接受灌输。谁能用内容赢得信任,谁就能真正留住用户。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