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膏软文范例:三招教你写出月销10万+的爆款文案


哎,你说为啥有人一支唇膏能用出大牌效果,有人砸钱推广却卖不动货?
上周刷到个00后小姑娘,用三篇软文把自家手工唇膏卖成小红书爆款。仔细一看,她压根没提成分表,反倒写了段"爷爷熬蜂蜡烫伤手"的故事。这事儿让我突然开窍——卖唇膏根本不是拼参数,而是比谁会讲人话!今天利市把手拆解,怎么把润唇膏写出让人想下单的冲动。


一、痛点开篇:先让受众照镜子

灵魂拷问:软文写作第一句该说什么?
万万别急着夸商品!看一看这一个对比表:

常规开头 爆款开头 转化率差异
"XX唇膏全新上市" "撕嘴皮撕出血的姐妹看过来!" 阅读量差8倍
"自然成分呵护双唇" "接吻被说扎嘴?我靠这支逆袭成水光唇" 咨询量高5倍

客岁有个案例特殊绝,某品牌用"万万别让你妈看到这篇"当标题,讲了个妈妈辈用猪油抹嘴的往事。终局70后网民占比直接飙升40%。找到时期影象里的共同痛点,比喊100遍滋润有效


二、成分翻译:把测验室语种变人话

高频症结:专业术语怎么写出炊火气?
试试这一个万能公式:
成分代价 = 生涯场景 + 五感闭会 + 时间承诺

举一个栗子:

  • 测验室说法:"含乳木果脂和维生素E"
  • 爆款写法:"东北零下20℃出门,这支能顶8小时不起白屑"
  • 升级版:"涂完吃暖锅不泛油光,亲男友人都看不出抹了唇膏"

有个真实案例:某作物唇膏把蜂蜡成分写成"老蜂农清晨采的初春蜜蜡",搭配养蜂人布满老茧的手部特写,客单价从39元涨到79元还卖断货。潜伏顾客买的不是成分,是成分背后的热度


三、故事钩子:让商品自己会谈话

必须回答:网民凭什么信你的效果?
看这张效果对比图就清晰:

直白描写 故事化表达
"持久保湿12小时" "上周忘带唇膏爬山,端赖它撑完10公里"
"淡化唇纹" "连续涂28天,闺蜜问我是不是打了玻尿酸"

近来刷屏的某国货品牌更绝,让客服伪装手滑发错群,把测验室监控视频"不小心"泄露。视频里工程师为调配方熬了23个彻夜,这种幕后纪实比明星代言更存在压服力


四、渠道适配:别把金子撒错地方

三大平台特点对比:

平台 内容偏好 黄金格式
小红书 场景化闭会 "素人改造日志"
抖音 即时效果秀 "前后对比挑战赛"
公众号 深度情绪文 "跨年代故事集"

有个县城实体店老板,在抖音发"菜场大妈涂唇膏"系列。大妈边卖鱼边补妆的反差画面,单条播放量破500万,带动同城到店率翻三倍。找准平台调性比盲目追热门更为重要


五、避坑指南:前人踩过的雷你别踩

新品牌别碰"孕妇可用"(需要专业认证)
慎用"治疗唇炎"等医疗话术(容易违规)
试色图务必标注"仅代表本批次"(避免色差胶葛)
备好5个素人账号(防止官方号限流)

血泪教训:某网红店因未标注"光芒影响试色",遭上千条差评。厥后改成"阴天室内自然光实拍",退货坦率接从15%降到3%。真实比完善更为重要


最后说点得罪人的
写了八年美妆文案才发现,网民根本分不清玻尿酸和维生素E的差别。他们只记得住"涂完吃麻辣烫不沾杯"这种详细场景。下次软文写作前,先把成分表锁抽屉里,问问隔壁大妈:这支唇膏最让你心动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浅易到让你吃惊。

对了,近来监测到个玄学规律——带"偷"字的文案转化率奇高,比如说"偷用老妈年轻时的护唇秘方"。这届潜伏顾客就爱这种"占便宜"的暗爽,你说神不神奇?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