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软文营销怎么玩?5招让古镇成流量收割机

为啥乌镇能从江南水乡里杀出重围?
隔壁老王上周刚从乌镇返来就嘚瑟:"显明都是小桥流水,人家乌镇咋就能把游客哄得甘拜下风?"这事儿得从二十年条件及——当年乌镇和西塘、周庄一样是个个别古镇,当初却成了年赚20亿的顶流。今天咱就扒一扒,这一个江南古镇新闻推广怎么做?是什么?把自己变成"来了就不想走"的网红打卡地。


第一招:把古镇写成连续剧

2003年《似水光阴》播出时,乌镇干了件特牛的事——不只让剧组白嫖场地,还在剧里猛塞古镇镜头。终局电视剧爆火,那句"来过便不曾离开"直接成了乌镇旅行slogan。
传统古镇宣扬 vs 乌镇玩法对比表:

对比项 个别古镇 乌镇套路
宣扬语 "千年古镇欢迎您" "黄磊刘若英定情地"
传播效果 游客记着青石板 游客记着爱情故事
转化率 0.5%-1% 年招待超1000万人次

客岁意识个景区策划总监,他把这套路升级成"脚本杀式营销"。在软文里埋彩蛋:"穿汉服游乌镇偶遇NPC送船票",终局五一假期民宿爆满,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招:给文明披上网红外衣

乌镇最骚的操作是把戏剧节玩成"文明界双11"。你以为人家在搞艺术?实质上每一篇软文都在暗戳戳种草:

  1. 明星带货:请孟京辉当艺术总监,新闻标题写成《赖声川在乌镇后盾吃臭豆》
  2. 场景植入:把戏剧海报P进古镇夜景,配文"在千年戏台看先锋剧是什么闭会"
  3. 反向营销:故意放网友吐槽"乌镇戏剧节票难抢",反而激发更加多人存眷

有个数据特有意思:戏剧节期间古镇民宿房价翻三倍,但预订率反而涨了40%。这年初,游客要的不是便宜,是发友人圈的谈资。


第三招:把游客变成自来水

乌镇管家有句口头禅:"每个游客都是行走的广告牌"。他们干过最绝的事,是把游客差评写成《我在乌镇踩过的坑》,反而收获10万+转发。
培育自来水的三把斧:

  1. 民宿主理人打算:让房东在软文里写《我家临河老宅改造日志》
  2. 晒图有礼:拍乌镇夜景@官微就送限度版明信片
  3. 故事众筹:征集"乌镇爱情故事"印成书放在民宿床头

客岁有个大学生在知乎写《穷游乌镇三天只花200块》,被官微翻牌后成了校园推宽大使。当初这帖子还在给乌镇带学生客源,你说气不气人?


第四招:互联网 +古镇的反差萌

天下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时,大多数人担心"科技感会毁掉古韵"。终局人家反手就出爆款推文《千年古镇藏着黑科技》,把5G基站拍得像古董摆件。
传统与科技融会案例:

  • 摇橹船配智能讲授器,扫码就能听船夫讲荤段子(哦不,是史实典故)
  • 老酱园开直播教做豆瓣酱,受众边看边下单
  • 把茅盾文学奖颁奖写成《文豪们都爱住的民宿清单》

最绝的是客岁搞的"AI画乌镇"运动,让网友用小程序天生水墨画,优秀作品直接做成景区灯箱。这波操作既蹭了AI热门,又让游客以为"我亦是乌镇创作者"。


第五招:给软文埋开销钩子

你以为乌镇推文都在讲风花雪月?仔细看结尾都有小神思:

  1. 限时福利:"文末留言抽戏剧节门票"(中奖的能不晒图?)
  2. 隐藏菜单:"转发本文到三个群解锁私房菜地图"
  3. 裂变套路:"集齐乌镇九宫格换免费汉服闭会"

有个做旅行的友人偷师这招,在推文里写《本地人相对不会告诉你的三小巷》,终局文末的民宿优惠券被领了800多张。他说当初软文写作就像下钩钓鱼,钩子上得挂真材实料的饵。


个人暴论时间
在乌镇蹲点调研三天,我算是看清晰了——好软文从来不说自己好,而是让受众自己得出论断。就像他们从不吹"古镇最美",而是让你刷到《在乌镇失恋后遇到的怪杰事》。下次策划景区软文案例大全100时,记得把广告词揉碎了拌进故事里,保管比直接喊"快来玩"管用十倍!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