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到底怎么写才能让人主动转发?
为什么朋友圈总有人转发"卖货文"却不招人烦?
去年看到个有趣现象:某母婴店老板写了篇《90后妈妈深夜崩溃实录》,没提一句商品,光是讲述新手妈妈喂夜奶的辛酸故事,结局文章被疯转,连带店里奶粉销售额涨了3倍。这背后藏着软文的精髓——让人忘记你在卖货,却迫不得已帮你传播。
一、选题就像谈恋爱:要找对胃口的话题
写啥比咋写更为重要
记得帮朋友推广健身房时,第一篇写"顶级器械介绍"阅读量200,第二篇改成"程序员小哥半年甩肉40斤相亲成功",阅读量直接破万。选题要像狙击手,精准击中受众痒点。
三个选题雷达随时开:
- 客服聊天记录:把开销者常问的"瑜伽课能治腰痛吗"变成选题
- 行业热搜榜单:每周刷抖音、微博热点,比如说蹭"刘畊宏女孩"推健身套餐
- 生活观察日记:地铁上听到两个白领吐槽"加班没时间锻炼",马上写成《凌晨两点的健身计划》
去年有家火锅店把"为什么重庆妹子吃不胖"做成系列推文,带动当月客流量增45%。选题对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二、标题是门票:30个字决定生死
别让好内容死在起跑线
测试过两组标题:A组《XX智能马桶五大功能》B组《丈母娘验收新房,竟在卫间待了半小时》。B组点击率高4倍,转化率高3倍。好标题要像钩子,勾住眼球往里拽。
五类爆款标题公式:
- 悬念式:"财务总监突然辞职,竟是出于这一个Excel表格"
- 数字式:"行政小姐姐不会告诉你的3个砍价技巧"
- 场景式:"凌晨改方案时,我打开了这一个神器"
- 对比式:"花5000块买的教训:装修千万别找熟人"
- 热点式:"新劳动法落实后,这一类合同千万别签"
某培育机构把《课程介绍》改成《海淀妈妈不会说的3个择秘密》,咨询量当天翻番。记住:网民不在乎你的商品多牛,只关心能化解啥症结。
三、正文要会演戏:起承转合有套路
别把软文写成仿单
见过最失败的案例是某手机厂商,通篇参数对比,受众看完连处理器型号都没记住。后来改成《摄影小哥的西藏之行:这手机拍出了星空婚礼》,销售额立马回升。
三层汉堡架构:
- 痛点开场:描述会计小李贴错发票被老板骂的窘境
- 化解方案:分步骤讲解智能报销体系操作,就像教奶奶用微信
- 信任背书:放真实顾客评价"财务总监王姐:每月对账从3天缩到2小时"
有个财税公司把政令解读写成《老板们集体失眠的夜晚,局悄悄发了这一个文件》,文章被转发出乎意料地多。故事线清晰,商品卖点自然植入。
四、传播要埋彩蛋:让受众变成推销员
好软文自己会长腿
最佩服某茶饮品牌的操作:在杯底印"第二杯半价暗号",引发全网找暗号热潮。软文结尾不妨加点"社交货币",比如说:
- 实用器械包:附赠Excel模板下载链接
- 互动挑战:"找出文中隐藏的猫咪,留言领奖"
- 转发福利:"晒单@三位好友,抽免单名额"
某律师事务所的《劳动法避坑测试题》文章,因附带在线答题功能,转发量是平常的5倍。让受众有介入感,传播就成功了一大半。
五、改稿像雕玉:好文章是修出来的
别相信一鼓作气的神话
上个月给某民宿改推文,开头从"依山傍水"改成"推开窗撞见满山杜鹃",预订量增强20%。改稿时要扮演三种角色:
- 受众:删掉所有自嗨的专业术语
- 杠精:每个数据都需要追问"凭什么信你"
- 商品经理:保证每段都有明确的行动指引
见过最聪明的改稿方法是"朗读检测"——把文章读给保洁阿姨听,听不懂的地方全部重写。毕竟,买菜大妈都能看懂的软文,才算是好软文。
个人踩坑心得
写了五年软文,最深的体会是:别把受众当傻子,也别把自己当专家。有次给保健品写稿,满篇"富含氨基酸",后来改成"睡不好的老李,喝完能接住孙子扔的球",销售额立马不一样。最近发现个新趋势:带真实场景照片的文章,比纯文字稿互动率高68%,下次准备试试在工厂车间写商品故事,机器轰鸣当背景音,你们觉得这招灵不灵?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