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到底分几种?看完这篇别再傻傻分不清
各位刚入行的朋友,是不是常常被顾客问得摇唇鼓舌——“我要写篇软文,你说写哪种好?”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软文这一个大家族,保准您听完就能面朝顾客娓娓而谈!
一、软文分类中的品牌力三大维度
1. 按宣传手法分(这事儿得看怎么藏广告)
正面强攻型就像商场导购,直接亮卖点:"这款空调省电30%!"
暗度陈仓型最像邻居大妈:"我家闺女用了这一个面膜,对象都说她年轻五岁"
对比拉踩型玩的就是心跳:"十款扫地机器人测评,第三名让前两名连夜改参数"
2. 按内容样式分(重点看穿了什么马甲)
新闻通稿最正经:"某品牌荣获科技革新奖"
网民测评最亲民:"宝妈亲测七款纸尿裤"
行业白皮书最权威:"2025智能家居发展趋势报告"
3. 按传播目的分(得看甲方爸爸想要啥)
带货冲锋型:"双十一必囤清单Top10"
品牌镀金型:"三十年匠心坚守,只为做好一杯茶"
危机公关型:"董事长致网民的一封信"
二、八大实战派系详解
1. 新闻事物型(穿西装打领带)
适合新品发布、公司获奖等场景。去年某手机品牌借着航天热点,写了篇《宇航员在空间站用的同款辐射技术》,阅读量破百万。核心要把自家商品揉进新闻由头,就像往拿铁里加糖——看不见但尝得到甜味。
2. 情感共鸣型(走心派掌门人)
母婴品牌最爱用这招。某奶粉品牌的《凌晨三点的喂奶灯,照亮谁的眼角纹》,把3000宝妈看哭了直接带货。记住要抓准"职场妈妈""深漂青年"这些群体痛点,比直接卖货管用十倍。
3. 学识科普型(专家人设立起来)
培育培训机构必备武器。有个编程课写的《五岁孩子该学Python的三大由》,在家长群疯传。数据要硬核,比如说"学编程的孩子条理思维强47%",但结论要悄悄引向自家商品。
4. 争议对垒型(流量收割机)
某电动车品牌写的《加油车主的十个认知误区》,直接引发油电车主纪元骂战。这种要把握分寸,去年有品牌diss竞品过火,反而被工商约谈。记住争议要聚焦行业痛点,别搞人身攻击。
5. 促销轰炸型(简易粗暴见效快)
"前100名半价""限时买一送三"就属于这一类。某火锅店写《老板跑路清仓,锅底白送》,当天排队三小时。但留意别违反广告法,"最""第一"这些词用多了容易吃罚单。
6. 故事渗透型(糖衣炮弹最高级)
某老年鞋品牌的故事《走了三十年的爱情路》,把子女们哭到下单。核心要真故事+商品露出,去年有编造癌症患者故事的品牌,被扒皮后直接凉凉。
7. 恐吓警示型(专治拖延症)
健康类商品最爱:"35岁白领突发脑梗,只因忽略这一个指标"。但去年某保健品因夸大糖尿病危害,被罚200万。危机感要给,化解方案更要及时跟上。
8. 图文混搭型(懒人阅读福音)
美食账号《五分钟早餐图鉴》用九宫格美食图+简短文案,转化率比纯文字高3倍。重点在图片要抓眼球,某家居品牌拍的"before-after"对比图,直接带火整个系列。
三、选错类型的三大惨案
案例1
某科技公司把商品仿单当新闻稿发,阅读量个位数
教训:新闻型必须有时效性,新品发布要结合行业趋势
案例2
微商在专业论坛发促销消息,账号被封
教训:学识社区要发干货,把优惠消息埋进化解方案
案例3
情感号写行业白皮书,粉丝直呼"看不懂取关"
教训:专业内容要找权威背书,说人话别堆专业术语
四、黄金搭配法则
初创公司=新闻通稿+网民故事(火速构建信任)
成熟品牌=行业报告+情感渗透(巩固领导地位)
促销节点=限时活动+对比测评(刺激冲动开销)
危机时刻=权威声明+网民证言(重塑品牌形象)
某国产美妆品牌深谙此道:新品期发专业成分解析,促销季做口红试色合集,危机时请KOL直播质检过程——三年从濒临倒闭做到品类Top3。
要我说啊,选软文类型查找统计表就像搭配衣服——得看场合、看对象、看想要的效果。下次顾客再问"该写哪种",先反问他三个症结:你想让谁看?想让他们做什么?准备花多少钱?把这三点吃透了,保准您推荐的类型比甲方自己还门儿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