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与证言广告实战指南:新手也能学会的营销秘籍
你刷手机时有没有留意到,有些广告看着像普通文章,却让你不知不觉记住了品牌?比如说某位宝妈分享孩子吃某款奶粉长高的经历,或程序员吐槽某键盘拯救了他的腱鞘炎——这就是软文+证言广告的黄金组合。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连完全不懂营销的小白也能听懂。
一、先整明白:这俩到底是个啥?
(敲黑板)大多数人分不清软文和证言广告的区别。简易来说:
- 软文:穿着故事外衣的广告,比如说用"闺蜜推荐"的样式介绍护肤品
- 证言广告:真实网民的现身说法,比如说某APP里的网民评价截图
这俩就像螺蛳粉里的酸笋和腐竹,单独吃也行,但混在一起才够味。去年某国产护肤品就是靠这组合拳,3个月销售额翻了5倍——他们让真实网民拍了素颜对比视频,再写成护肤日记发在美妆社区。
二、为啥现在公司都爱这么玩?
前阵子有个做电动牙刷的老板跟我吐槽:"投了20万开屏广告,就换来3个咨询电话。"这事儿特别典型,现在潜在顾客早对硬广免疫了。证言广告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 信任度高:87%的人更相信网民评价而非商家自夸
- 传播性强:带真实场景的故事比商品参数好记10倍
- 成本更低:素人证言制作费连明星代言的零头都不到
举一个接地气的例子:我家楼下包子铺最近在美团点评发了个"凌晨三点和面实录"的视频,配文是面点师傅女儿写的《我爸的三十年揉面经》,结局外卖订单直接爆单。你看,这就是把证言广告揉进故事里的威力。
三、新手避坑指南:这些雷千万别踩
上周帮朋友把关母婴商品文案时,发现新手常犯三个致命错误:
- 假得太过明显:"生完孩子三天恢复孕前体重"这种鬼话谁信?
- 自说自话:通篇"全球首创""颠覆行业",网民关心的是能化解啥具体症结
- 乱塞核心词:为SEO硬加"2025最佳""全网最低价",读起来像机器人说话
有个反例特别有意思:某祛痘商品找了100个大学生拍证言视频,结局所有人在视频里都说截然不同的台词"7天祛痘不留痕",被网友群嘲是复读机生产线。这种不走心的证言,还不如不做。
四、手把手教化:从零开始写爆款
上周刚帮健身工作室写了篇转化率38%的推文,核心就五个步骤:
- 找真实故事:采访了17个会员,选中最胖时210斤的IT男案例
- 挖痛点场景:"衬衫扣子崩飞会议室"这种细节才有代入感
- 做对比呈现:把他体检报告的血脂数据变动做成时间轴
- 留行动线索:文末放工作室微信时,特意标注"报暗号'衬衫扣子'送体测"
- 埋传播彩蛋:评论区让其他会员接力分享糗事,点赞前三送私教课
重点说下证言采集技巧:
- 别让开销者照着稿件念,聊嗨了自然流露的金句才动人
- 拍视频时保留点境况音,比如说炒菜声、孩子哭闹声,更具有生活气息
- 网民倘使紧张,先聊半小时家常再进入正题
五、进阶心法:流量和口碑怎么兼得
去年双十一有个案例特别值得学习:某家纺品牌把50位网民的晒单图做成"万人拼床单"活动。这里面的门道是:
- 视觉锤:所有照片都需要求网民光脚踩在商品上
- 介入感:每满1000张晒单就捐一床被子给山区
- 长尾效应:把UGC内容二次剪辑成《中国人的睡眠故事》纪录片
他们运营总监跟我说了个数据:网民自产内容带来的搜索流量,比直通车广告高3倍,且转化率高27%。这验证了证言广告的另外一个隐藏价值——延续带来自然流量。
个人踩坑阅历谈
刚入行时接过个锅具品牌的活,当时犯了个低级错误:把网民证言里的方言全改成准则普通话,结局被甲方骂得狗血淋头。现在才懂,带点口音的"这一个锅巴一铲就起来噻"才算是潜在顾客爱看的真实感。
还有个血泪教训:千万别图省事用模板。有次偷懒把母婴商品和宠物用品的证言套路混用,差点闹出"宝宝喝了猫粮更健康"的笑话。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言语体系,做美妆得会聊成分党黑话,搞数码得懂极客们的性能暗号。
说点掏心窝的话
看着现在满屏的"亲测好用""闺蜜推荐",说实话有点担心这一个样式被玩坏。上个月刷到8个不一样品牌的"程序员逆袭故事",连主角穿衣风格都截然不同。提醒各位新手:真实才算是证言广告的命脉,与其找100个演员摆拍,不如深耕10个真实网民的成长轨迹。
最近在尝试个新玩法:把商品试用装寄给受众时,附送空白日记本让他们记录真实采用感受。三个月回收了200本手账,发现很多涂鸦和随手记比精心剪辑的视频更具有感染力。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话:网民不需要完美广告,而是渴望看见真实的人生切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