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结束别冷场!三招教你延续热度,轻松转化潜在客户
车展人潮散去,留下的名片真的会联系你吗?
上个月深圳某品牌车展,现场收集了2000组顾客消息,结局一个月后真正到店的只有47组。你发现没?那些在展台前跟你聊半小时的"准顾客",可能转身就忘了你的脸。其实留住顾客的核心,不在展期那几天,而在结束后24小时内的操作。
第一招:朋友圈别发九宫格,试试"连续剧式"更新
千万别把现场拍的精修图一次性全甩出去,学学成都某4S店的玩法:
- 第一天:发张从业人员深夜整理资料的照片,配文"凌晨2点的办公室,1286份承诺书等着兑现"
- 第三天:拍顾客遗忘的儿童水壶,写"寻找小水壶的主人,到店有额外惊喜"
- 第七天:放出车模工作照的花絮视频,文案是"她们卸妆后跑去吃了哪家火锅?"
数据说话:这种连续剧式发帖的账号,顾客回访率比普通发帖高3倍,出于人都有追剧心理。
第二招:把顾客分层"腌制",不一样口味不一样配方
收到顾客消息别急着群发,先做分类:
- A类顾客(现场下单/试驾):送定制挪车号牌,刻上"XX车展纪念版"
- B类顾客(深度咨询):寄手写明信片,内附销售经理私人微信二维码
- C类顾客(随便看一看):发电子版《避坑指南》,里面埋着保养优惠券密钥
杭州有个销售靠这招,把看似无效的300组C类顾客,硬是转化出19台成交,秘诀就是手册里写着"凭密钥可享展共同款赠品"。
第三招:让老顾客变成你的"活广告"
别小看已购车的老车主,他们才算是非常好的销售:
- 组织"找同款"活动:拍摄路上碰到的同品牌车辆,集齐10张换免费保养
- 打造段子手:把车主吐槽段子做成小视频,比如说"自从买了这车,加油员都记住我吃韭菜盒子"
- 设置段位勋章:推荐1人试驾得"青铜推荐官",成交3台升"王者经纪人"
郑州某店搞的推荐官体系,三个月带来62台转介绍,成本比广告投放低80%。有个网约车司机靠推荐顾客,愣是把自家车的贷款月供赚回来了。
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上次路过停车场,看见有家4S店在顾客车上贴"此车已预订"的磁贴,结局真有人打电话问是不是有优惠。你看,有些时候制造点"虚假繁荣"也不是坏事,毕竟人都爱凑热闹。说到底,车展结束才算是真正较量的开始,就像烧烤摊收摊后,能不能让客人惦记着下次再来,全看收拾残局时藏的小心思。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