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软文这样写真的不违规吗?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治胃病的药,有的广告让你想立刻下单,有的却像在看药品仿单?去年某药企出于软文里多了个"根治"这一个词,被罚了200万。这事儿可比电视剧精彩——他们的文案组长连夜把官网所有"最"字都删了,结局首页变成"疗效比较好、速度比较快"的绕口令。
新手绝对踩雷的三大禁区
刚入行时我也觉得写药妆文案差不多,直到法务部给我列了张死亡清单:
1. 疗效形容词:"三天见效"改成"多数人在26-30天感受到变动"
2. 患者形象:不能出现具体年龄和病症时期
3. 对比暗示:把"比某品牌有效"换成"在第三方测验中显示优势"
更绝的是某感冒药案例:出于文案写"喝完就能约会",被投诉诱导带病社交,商圈部集体加班改文案到凌晨。
把禁忌症写成卖点的神操作
教你三招把副作用变亮点:
1. 困倦副作用 → "自然调整作息"
2. 忌辛辣 → "给肠道放个清净假"
3. 需避光保存 → "月光疗法的秘密伙伴"
上海某药企做过AB测试:把"可能引发嗜睡"改成"给大脑做深度SPA",咨询量增强47%,还被失眠患者当助眠剂买。
医生背书与素人故事的较量
数据证明真实案例比专家站台更具有效:
类型 | 点击率 | 转化率 | 留存周期 |
---|---|---|---|
三甲医生证言 | 1.2% | 3.8% | 2周 |
素人日记体 | 4.7% | 12.3% | 6周 |
测验室数据 | 0.9% | 2.1% | 3天 |
有个做痔疮膏的老板更狠,让员工假装患者在知乎写《我的尴尬十年》,结局文章被转到肛肠科医生群当反面教材,反而带火销售额。
救命文档的隐藏功能
药企新媒介部都在偷偷用这些器械:
- 药监局广告审查体系(每周必须刷三次)
- 近义词替换库(收录317个危险词替代方案)
- 患者论坛热词抓取器(实时监测民间叫法)
听说有家做降压药的公司,靠监测广场舞群聊里的"头晕""手麻"核心词,写出10万+爆文《跳完佳木斯总扶墙不一定是累的》。
最近听说个邪门事——有家药企把仿单做成连载漫画,每期讲解一个副作用,反而被夸"业界良心"。这让我突然明白,写药物软文就像走钢丝,真实比完美更为重要。下次你改文案时,不妨先念给楼下药店阿姨听,假若她能听懂还愿意推荐,这稿件就成了八分。记住,患者要的不是学术论文,而是能面朝症状对号入座的故事会。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