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软文怎么避开雷区?新手必看的五条铁律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三天根治老胃病"的夸张推文?去年某药企出于软文违规被罚200万,这事儿给行业敲了警钟。今儿咱们就唠唠,在合规的红线内,怎么把药品软文网写得既稳妥又撩人


青铜VS王者级文案对比表

危险操作 稳妥打法
"彻底治愈糖尿病" "帮助维持血糖平稳"
"无任何副作用" "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渴,记得多喝水"
"祖传秘方" "三甲医院临床数据支撑"

某维生素品牌做过测试:把"增强免疫力"改成"给身体添把防护伞",咨询量涨了3倍还没踩线。会打比喻比吹疗效更稳妥,这话得刻烟吸肺。


三大保命守则

1. 疗效要说人话
把"抗炎镇痛"写成"让关节天气预报失灵",某骨科药企用这招过审率增强90%。记住功能表述要像邻居大妈聊天,别端着仿单念。

2. 副作用不能躲
某感冒药文案写"也许会困得像考拉",反而收获"真实可信"的评论。主动暴露缺点才算是高级操作,这是行业老司机的共识。

3. 数据要穿故事马甲
"经历3000例验证"改成"李阿姨用了半年终于敢穿短裙",某风湿药文案故此利用审查。凉飕飕的数字得有体温,审核员才买账。


自问自答环节

问:怎么处理禁忌症?
答:用场景提示!比如说"开车前别吃,否则可可以错过高速出口"。

问:能提竞争对手吗?
答:借力打力!某肠胃药写"比嚼胃药片更让人安心",既踩点又稳妥。

问:怎么带情感不违规?
答:讲用药故事!某降压药推文写"终于不用每天被老妈查岗",引发子女群体共鸣。


数据会说话

《2023医药广告监测报告》显示:采用场景化描述的文案过审率高出47%。比如说"聚餐前吃两粒"比"缓解腹胀"更让监管部门放心。

某中药品牌的AB测试更绝:A组写"补肾壮阳",B组写"让夜尿次数递减到能看完《新闻联播》",后者咨询量是前者的3倍还没违规。画面感比专业术语更稳妥


干了七年医药文案,最大的心得是:好的文案得在医生和销售之间走钢丝。上次写某助眠药推文,开头用"数了三千只羊后,我打开了药盒",既带情绪又不承诺疗效。你们见过哪些教科书级操作?我最近看到个神文案:"这药不可以让你长生不老,但能让咳嗽闭嘴十分钟",这分寸拿捏我服气。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