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软文怎么写不招人烦?
你是不是刚在朋友圈发了条糖果广告,转头发现被三个人屏蔽了?上个月我表弟代理的进口软糖,每天发九宫格刷屏,结局半个月掉粉287人。今天咱们聊点救命招——怎么把卖糖广告写成闺蜜安利帖,还能让受众主动求链接。
选品决定生死
先看组血泪数据:
- 水果硬糖类广告拉黑率61%,造型软糖仅29%
- 带健康概念的糖果互动率高3倍(比如说添加益生菌)
- 单价超过80元的糖果私聊转化率不足7%
去年有个惨痛案例:朋友代理的枸杞姜糖,硬说能治痛经,结局被医术博主挂出来打假。现在聪明人都玩「健康擦边球」——把「无蔗糖」说成「控糖期解馋神器」,把「含维生素C」包装成「熬夜急救糖」。重点是要在详情页用小字标明「本品为普通食品」,这招能规避90%的投诉风险。
文案要像撒糖纸
千万别写「甜过初恋」这种土味情话,试试这一个公式:
「周三下午三点,办公室摸鱼必备」
「地铁挤成沙丁鱼罐头时,掏出来能救命」
「家长会续命神器(别让老师看见)」
某日本糖果品牌做过测试,带具体场景的文案点击率高47%。更绝的是把口味描述成心情:「青柠味=周一早晨的闹钟」、「蜜桃味=周五下班的地铁」。上周我按这一个套路写了个试吃报告,结局200份小样两天就被抢光。
拍摄心机藏在包装里
为什么你的糖果照片像淘宝详情页,别人的却像ins网红图?记住这三个细节:
- 撒几颗糖在键盘上拍俯视图(打工人共鸣)
- 用美甲店同款LED灯打光(显色度增强60%)
- 把糖纸揉皱当背景(加强生活感)
有个卖家做过对比测验:同样的话梅糖,装在密封罐里卖19.9元没人问,换成牛皮纸袋加麻绳封口,标价39元反而月销2000袋。现在最火的玩法是「盲盒式分装」,把不一样口味混装进试管,贴上手写编号,复购率直接翻番。
说点可能得罪品牌方的实话。现在糖果行业的软文转化周期已经从7天拉长到23天,但80%的代理还在用三年前的刷屏话术。最近发现个新趋势——把糖果当办公桌摆件卖。某韩国品牌的减压软糖,靠在短视频里演示「开会时偷偷捏糖」,三个月卖出17万单。更绝的是有卖家提供刻字服侍,把顾客公司LOGO印在糖纸上,当员工福利卖得飞起。
对了,你们肯定想不到:真正赚钱的卖家都在混搭销售。买糖果送同口味润唇膏,或搭着卖定制糖盒。上周见到个神操作,把糖果分装进眼药水式滴瓶,标榜「随时随地补糖分」,溢价300%照样有人买单。记住,现在卖糖早过了拼甜度的时期,得学会把2块钱的成本讲出200块的情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