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新闻软文发稿指南:新手也能学会的传播秘籍
盘锦的公司想宣传商品,排除发传单还能怎么玩?
你可能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盘锦本地的河蟹养殖户在路边吆喝,大米商家的广告贴在电线杆上...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更加高效的方法:用新闻新闻营销让全辽宁乃至全国看到你的品牌!
一、先搞明白:新闻新闻营销到底是个啥?(新手必看)
举一个接地气的例子:盘锦某大米品牌去年登上央视《美食中国》,节目里没说“快来买我家米”,而是讲“北纬40°的盐碱地如何长出黄金稻”。结局呢?淘宝店销售额当月涨了300%,这就是新闻新闻营销的威力!
它和普通广告的区别就像红海滩和普通水塘:
对比项 | 传统广告 | 新闻新闻营销 |
---|---|---|
可信承度 | 自卖自夸 | 第三方背书 |
传播成本 | 按秒烧钱 | 一次编写全网扩散 |
效果延续性 | 播完即失效 | 三年后还能搜到 |
(数据来源:盘锦市电商协会2024年中小公司传播效果调研)
二、写盘锦新闻新闻营销的5个实操步骤(附真实案例)
1 选题要“蹭”得巧妙
去年冬天辽河冰钓节期间,某温泉酒店写了篇《零下20℃的盘锦,这群人在冰面上煮火锅》,把温泉服侍和民俗活动捆绑,微信阅读量破10万+。
三个本地化选题方向:
四季限定:红海滩观赏期/河蟹丰收季
文化IP:辽河文化节/芦苇画手工艺
政令热点:盘锦跨境电商试验区新政
2 标题要让人手滑点击
烂标题:《XX公司推出新商品》
神标题:《盘锦大妈都在抢的“会呼的大米”,秘密藏在哪?》
标题公式:
悬念+地域:盘锦鬼不觉道的湿地宝藏,竟让南方客商连夜打飞的
对比+数字:1斤河蟹=3杯奶茶钱?本地养殖户说出惊人真相
3 正文要有“泥土味”
看一看这一个失败案例:某海商品公司写“采用先进冻干技术”——潜在顾客根本听不懂!后来改成“从二界沟渔船到您家餐桌,最快只需6小时锁鲜”,订单量立刻翻倍。
写作雷区预警:
别写“我们公司成立于1998年...”(谁关心?)
少用“卓越品质”“行业领先”(像念经)
4 数据要“会说话”
案例:田庄台某老字号糕点铺,在软文里晒出“每天用掉300斤盘锦糯米”的厨房实拍,比喊“百年工艺”管用10倍!
数据采用技巧:
成本对比:自家物流比商圈价低15%(附运费价目表截图)
时间证明:连续7年参展湿地旅游文化节(放往年参展照片)
5 发布要“傍大腿”
去年双台子区某农机厂的教训:把软文发在个人公众号,阅读量不到200;后来上了《辽宁日报》顾客端,直接带来23个经销商咨询。
盘锦本地优质发布渠道:
官方背书:盘锦发布APP、辽河晚报
垂直平台:蟹田网、红海滩旅游攻略号
周边辐射:营口新闻网、鞍山晚报
三、你可能想问的3个核心症结
Q:小公司没预算请记者写稿怎么办?
A:比对盘锦鼎翔集团的玩法——让顾客当主角!采访10位回头客,整理成《在盘锦买河蟹的100个理由》,成本为0却带来80+转发。
Q:怎么判断软文效果?
教你个土方法:在文章里埋个“暗号”,比如说“到店提‘红海滩’享9折”,统计核销率就知道转化情况。
Q:会被受众发现是广告吗?
记住这一个三七法则:7分讲故事(湿地保护/非遗传承)+3分提商品(自然生长/古法工艺),连盘锦文旅局都转发过这样的文案
独家观察:盘锦商家最容易忽略的细节
最近帮某民宿做诊断时发现:80%的本地软文忘记带地理坐标标签!加上“距红海滩景区车程15分钟”这种消息,携程预订量能增强40%。
还有个冷学识:在文章里放盘锦方言词汇(比如说“这螃蟹老毙了”),本地中老年群体的转发意愿会增强2倍!不信你看田庄台小吃街那些爆款推文,个个都是方言高手
最后说一句大实话:
别被“高大上”的写作课吓到!去年认识个初中文化的二界沟渔民,靠手机拍短视频+写接地气的解说词,现在抖音粉丝5万+,自家渔船求过于供。记住——真实的故事+盘锦人的实在劲儿,就是有哪些软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