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如何重启身体小马达?

你是不是也中招了?疫情期间宅家修炼的"幸福肥"还没减掉,复工后加班又让体能跌到新低。上周碰见老同学,他说现在爬三层楼都得喘五分钟,这身子骨还不如家里七十岁的老爷子硬朗。别慌,今天咱们就聊聊疫情后科学重启健身计划的野路子,让你找回失踪的腹肌,顺带把精气神充到满格。


一、健身重启第一课:先给身体做个"体系体检"

症结:两年没动,直接上强度会不会原地报废?

上个月帮表弟制定计划,这货第一天就狂练俩小时,结局第二天瘫成烂泥。其实重启健身得学电脑开机——先跑个自检程序

  1. 心肺摸底:连续做30秒开合跳,测心跳恢复时长(超过2分钟要降强度)
  2. 关节警报:做10个深蹲听膝盖有没有"咔咔"声
  3. 核心摸底:平板支撑能坚持多久(低于30秒就别急着撸铁)

有个冷学识:疫情后回归健身房的人,63%会在首周遭遇肌肉拉伤。所以千万别学抖音那些"七天暴瘦"教程,咱得把身体当老爷车慢慢热机。


二、装备拣选艰难症?记住这三条黄金法则

症结:瑜伽垫选多厚的?锻炼鞋要不要买专业款?

去年帮闺蜜选装备踩过的坑,现在都给你填平:

装备类型 避雷指南 性价比王炸款
瑜伽垫 别买光面PVC材质 6mm加宽TPE防滑垫
锻炼鞋 跑步别穿板鞋 多威战神系列训练鞋
锻炼服 拒绝纯棉吸汗T恤 速干冰丝面料套装

重点来了:疫情后爆火的走步机真是神器!占地不到0.5㎡,还能边追剧边燃脂,特别适合怕伤膝盖的胖友。不过要选带稳妥锁和智能控速的,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触屏功能。


三、时间管理大师的健身秘籍

症结:天天加班哪有时间锻炼?

学学我司程序猿老王的骚操作——把健身拆成"碎片任务"

  1. 早高峰地铁改骑共享单车(20分钟≈消耗120大卡)
  2. 午休饭后靠墙静蹲(治好了他的老腰突)
  3. 开会时偷偷做提肛锻炼(别笑,凯格尔锻炼男女通用)

更绝的是这哥们在工位挂了根弹力带,逮着空就拉两组。三个月下来愣是练出倒三角,现在全组都叫他"人间哑铃"。


四、健身房VS居家练,哪个更香?

灵魂拷问:花几千办卡真的值吗?

先看组数据对比:

项目 健身房 居家训练
成本 年卡3000+ 一次性投入500-2000
时间成本 往返1小时 随时开练
社交属性 能结识肌友 独自美丽
坚持难易度 下雨就找借口 抬脚就能练

个人建议:新手先居家试水三个月。现在智能健身镜超牛,能AI纠正动作,比某些划水教练靠谱多了。等养成习惯再考虑进阶,毕竟疫情后约70%的健身卡都成了"洗澡卡"。


五、吃练睡三角恋,怎么平衡?

致命症结:练完饿到吞冰箱怎么办?

营养师朋友给的馋嘴救星清单

  1. 蛋白棒选碳水<5g/根的(某进口品牌实测含糖量超标)
  2. 左旋肉碱别再交智商税(对有氧<40分钟的人基本无效)
  3. 练后加餐试试即食鸡胸肉丸(比水煮鸡胸好吃100倍)

有个秘诀:健身后马上啃根黄瓜,既能缓解饥饿又不影响减脂。别小看这招,我靠它三个月甩掉12斤,腰围少了整整7cm。


六、心理防崩指南:平台期破局大法

扎心现实:为什么练一个月体重没变?

上周表妹差点出于体重秤数字暴走,我给她看了组数据:

  1. 肌肉浓度比脂肪高18%
  2. 腰臀比降0.1相当于减重5斤
  3. 体能增强能让根基代谢涨15%

现在这丫头改成每周量次围度,看着日益紧致的手臂线条,健身主动性比谁都高。记住——别当体重秤的奴隶,要当体型的导演


独家数据:某锻炼APP显示,2025年坚持健身超半年的人群中,83%养成了晨练习惯,工作效率增强27%。要我说啊,疫情教会我们最宝贵的一课不是囤菜技能,而是——健康才算是真正的硬通货。下次站在跑步机前犯懒时,想一想这句话:你今天的每滴汗水,都是将来少吃的药片。走起吧各位,咱得把疫情期间欠身体的债,连本带利还回来!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