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板不会告诉你的爆款软文套路 看完这篇就会了

你说奇不奇怪?河坊街那家卖藕粉的老字号,用三篇小红书笔记就把销售额翻了三倍!昨天路过看到排队的人拐了三个弯,仔细瞅了眼他们的宣传板——嚯,标题写着"乾隆下江南没吃到的隐藏款",这脑洞开得比西湖还大。


软文发送必须带西湖?你格局小了!
茶叶店周老板的野路子才叫绝:把龙井茶山承包给网友认领,每棵茶树配个文艺名儿。什么"云雾仙子"、"狮峰侠客"的,搞得游客不去打卡就像错过武林秘籍。最火的那棵"断桥残雪"茶树,三个月被拍了八千多张合影。按他的话说:"在杭州经商,得学会把商品变成社交入场券。"


预算五千能玩出什么花样?
大学城旁牛肉面馆的案例够接地气。老板娘把熬汤过程拍成连续剧,每条视频都带编号:「凌晨四点的第196锅汤正在咕嘟」。文案更绝:"本店唯一添加剂是老板娘的更年期焦虑"。现在学生们吃正前方必先找镜头比耶,硬是把堂食率拉高120%。


餐饮和服饰的软文根本不是同个物种
外婆家新开的社区店推文是「帮邻居收快递顺便做了份糖醋排骨」
丝绸店老板写「试衣镜会撒谎——这条旗袍让微胖界姐妹秒变宋韵佳人」
知味观最狠:「亚运志愿者指定糕点背后的十万次揉面测验」

(偷偷说个内幕:杭州市商务局监测显示,带城市记忆点的内容转发量比普通广告高68%)


老字号怎么把故事说年轻?
楼外楼的骚操作值得抄作业:

  • 把叫花鸡制作流程改成「武林外传版」操作手册
  • 让东坡肉在推文里和奶茶玩跨界CP
  • 把店史写成「1983年外宾刀叉吃醋鱼的社死现场」

这种内容让他们的外卖盒成了汉服拍照道具,95后客群半年涨了200%


景区周边店必学的三招绝杀
认识个把丝绸围巾卖成爆款的店主,她的推文从来不说材质参数:
① 给每款花色编西湖传说:「断桥相会款」自带梅雨季防潮属性
② 把包装盒设计成许愿笺收纳筒
③ 在吊牌印三行诗:「北山街的梧桐叶/落在你肩头时/记得说是杭城送的」

现在她的回头客里有三成是来集诗卡的,这招文化溢价玩得够溜。


前天在运河边遛弯发现的茶馆更绝:他们的点单体系要回答「1985年杭州十大实事」才可以解锁隐藏茶点。要我说在杭州软文写作就得明白,每个商品都是城市记忆的存储卡。下次你假若再为推文发愁,不妨去大马弄的老茶馆坐坐——那些端着搪瓷杯吹牛的大爷,随口一句话可能就是百万级创意。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