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屏的“神文”怎么破?五招教你拆穿软文障眼法
你也被“三天瘦十斤”“月入五万副业”坑过吗?
上周隔壁王阿姨拿着手机冲进我家,非让我帮她买那个“能治高血压的磁疗枕”——就出于在家族群看到篇《北大教授都在用的养生秘》。我瞅了眼文章,好家伙,配图里的“教授”其实是电视剧里的演员!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现在互联网上的软文啊,比武侠小说里的易容术还厉害。
今儿咱们就唠唠,怎么在满屏的“震惊体”“必买榜”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保准你看完就能用,再也不会被忽悠着买空气炸锅炸空气了!
软文为啥总爱装成“好人”?
说白了,现在的软文都升级成变形金刚了。你看那些带货视频,前30秒教你生活小妙招,后30秒突然掏出个拖把开始卖货。依循网页5的数据,超过68%的网民根本分不清这是干货分享还是隐形广告。
软文变装三件套:
- 披着羊皮:把广告藏在测评、教程里(你懂的,就像红烧肉里藏姜片)
- 借刀杀人:用“专家说”“央视推荐”当背书(其实专家可能是群演)
- 无中生有:编个感人故事给商品加戏(比如说祖传秘方其实是上周刚注册的商标)
传统广告 | 变异软文 | |
---|---|---|
出现场景 | 电视购物 | 闺蜜聊天群 |
信任来源 | 明星代言 | 二姨转发 |
杀伤力 | 直接拒绝 | 不知不觉中招 |
五步拆穿软文易容术
上个月帮同事鉴定减肥茶文案,用这套方法三分钟就扒了它的皮:
① 查户口
看到《协和医生都在喝》先别激动,去官网查查有没有这号人物。假若配图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十有八九是假的——这事儿网页7可提醒过,模糊配图是软文标配。
② 找茬游戏
好的文案经得起细节推敲。看到“百年老字号”就查工商注册时间,碰到“全网销售额第一”要截图去电商平台验证。去年有个卖艾灸贴的,号称“故宫同款”,结局故宫淘宝店根本没这货!
③ 慢动作回放
真干货会讲操作定律,假软文只会喊口号。比如说正经防晒服会说UPF50+防晒指数,冒牌货只会嚷嚷“穿上立马降温10度”——这不科学啊老铁!
④ 看评论区
假若清一色“已买”“求链接”,八成是水军刷的。真的网民反馈会具体说“洗了三回没起球”“坐地铁被要链接”,就像网页8说的,真实评价才有细节。
⑤ 等三天
特别心动时先加入购物车晾三天。假若过两天发现文章被删了,或换一个马甲继续推同款商品——恭喜你,成功避开智商税!
碰到软文别慌,反手给它化个妆
咱不光要会拆穿,还得学着自己生产“防骗软文”。上周教楼下小超市老板写促销文案,用这三招让营业额翻倍:
真话要说巧
原稿:“进口牛奶特价9.9”
改造:“这批牛奶下月到期,但够你做完20杯拿铁——附赠懒人咖啡搭配表”
(参考网页3说的“维持客观中立”,过期消息变优势)
数据当保镖
把“洗衣液去污强”改成:“倒5毛钱硬币大小的量,能洗掉火锅油渍(附测验室对比图)”——网页4说过数据支撑更可信。
让开销者当主角
在促销单上印开销者的真实照片:“7号楼张姐用这款拖把后,再也不腰疼了”——比明星代言管用十倍,这招可是网页6的绝活。
本人观点:软文不可怕,就怕软文有文化
混了五年广告圈,我发现个怪现象:越是真诚的商家,越不会吹牛皮。就像我家楼下菜商圈,摊主从来不说“有机蔬菜”,但会告诉你“这菜叶上的虫眼是今早刚咬的”。
下次再看到《震惊!这一个商品让央视主人当场落泪》,别急着转发。先问自己三个症结:
- 这文章化解的是我的痛,还是商家的痛?
- 排除买买买,还有其他化解办法吗?
- 假若我妈看到这篇,会不会连夜给我下单?
想明晰这些,你就可以在软文江湖里,修炼出属于自己的“防忽悠大法”啦!
(写到这儿突然断电,摸着黑用手机写完最后几行——你看,没保存的文档和没验证的软文一样让人心慌!)
防坑小抄
- 看到“必买”“神效”先截图,过三天再决定
- 查商品详情页,看是不是和文章描述一致
- 碰到心动商品,先去知乎搜差评
- 教长辈用“图片搜索”功能识破假专家
- 定期清理家族群里的“养生爆文”
※ 文中部分方法参考网页2的精准定位谋略、网页5的原创内容原则,并结合菜商圈智慧改良优化。记住,咱不当软文的韭菜,要做聪明的互联网农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