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的3D广告凭啥让人抬头10分钟?揭秘流量密码

您是不是也发现,最近在春熙路逛街总有人突然集体抬头?上周我就亲眼见着二十多号人齐刷刷举手机,连扫地阿姨都撑着扫帚看半天——走近一看,原来是某手机品牌的3D广告,虚拟鲸鱼正从玻璃幕墙里往外蹦。这玩意儿到底有啥魔力?咱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一个新晋"街头杀手"的生存法则。


一、3D广告不是高科技堆砌,而是心理学游戏

去年成都某商场搞过测试:同样的奶茶广告,平面海报转化率0.3%,3D动态广告直接飙到2.7%。您可别以为就是多了个立体效果,这里头门道深了去了。三大勾魂术

  1. 反重力设计:太古里那个出圈的飞天火锅,故意让牛油锅底倒悬着沸腾,看得人头皮发麻
  2. 空间错位:IFS爬墙熊猫屁股底下新添的竹子,近看是投影,十米外看就是真竹子
  3. 触觉欺骗:银石广场的巧克力广告,走近能闻到可可香,其实是个雾化装置

要说最绝的,还得是省医院地铁口那个牙膏广告。您猜怎么着?晚上八点准时"挤"牙膏,虚拟膏体刚好落在路过小姑娘的白鞋上,气得人当场拍照发朋友圈——得,这不就完成多次转载了么!


二、设备砸钱不如会选址,这些黄金点位要记牢

跟您说个行业内幕:春熙路不是每面墙都配当3D广告位。去年某化妆品品牌砸了300万,结局投在背街巷子,观看量还没路口煎饼摊高。三大黄金地段

  1. 十字路口转角:红星路三段和联升巷交叉口,四个方向人流都逃不过
  2. 网红店正对面:脑花面、蛋烘糕这些排队王门口,等人时正好看广告
  3. 台阶上方墙面:群光广场那个大楼梯,走累了抬头就是天然受众席

举一个现成例子:小龙坎火锅的3D广告,特意选在钟水饺隔壁。您猜怎么着?排队等号的客人闲着没事,愣是把广告里的毛肚特效拍成了抖音热点。故此啊,选址这事儿,得学会"蹭流量"。


三、内容千万别自嗨,得让受众当主角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广告做成公司宣传片。某国产汽车品牌就吃过亏,整条龙在天上飞得倒是威风,可受众看完连车标都没记住。现在教您三招互动秘籍

  1. 实时天气联动:王府井百货的防晒霜广告,紫外线越强,虚拟太阳就越毒
  2. 受众动作触发:科甲巷的球鞋广告,路人跺脚就能让虚拟鞋带自动系
  3. 社交裂变设计:伊藤洋华堂的奶茶广告,扫码就能把虚拟珍珠"弹"给好友

最让我服气的是某奶茶品牌的骚操作。他们的广告里有个永远接不住的珍珠奶茶杯,只要有人成功截屏"接住"画面,就能去门店免费领小料。现在春熙路天天有人面朝墙练"弹指神功",这介入感算是玩明白了。


四、别被酷炫效果蒙了眼,这些坑要绕着走

上个月路过总府路,看见工人在拆某品牌的3D广告牌。打听才知道,出于光影太逼真,害得三个司机差点追尾。三大保命守则

  1. 亮度控制:晚八点到十点别超过4500流明,不然晃得人眼疼
  2. 动静结合:动态画面每30秒必须切静止帧,给眼睛缓冲
  3. 稳妥间距:安装高度至少4米,防止受众后退时摔下台阶

还有个冷学识:春熙路的3D广告得提前报备城管局备案,连虚拟花瓣飘落的方向都有注重。去年圣诞某品牌的雪花特效飘进火锅店排气口,差点引发消防警报——您说这事儿闹的!


五、小预算也能玩转3D?这些野路子可以试

别以为这些都是大品牌的游戏。我认识个摆摊卖糖油果子的,花8000块做了个迷你3D投影:每当有人扫码付款,虚拟竹签就会把果子串成爱心形状。结局您猜怎么着?抖音同城榜挂了三天,日均销售额翻了五倍。

低成本作战方案

  • 借势公共屏幕:跟商场谈分时段租赁,比包月便宜60%
  • 用AR代替VR:让开销者手机扫描平面海报触发3D效果
  • 联名分摊成本:找互补品牌搞组合广告,比如说火锅配凉茶

最绝的是某汉服店老板,只在雨天启动3D广告:虚拟油纸伞跟着行人移动,伞面印着店铺二维码。据说转化率比晴天高3倍,果然成都人骨子里都是浪漫家。


小编观点:要我说啊,春熙路的3D广告就像川剧变脸,玩的是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能让人记住的永远是会讲故事的。昨儿看见有个广告把夫妻肺片做得可以在空中拼成爱心,这不比直愣愣打商品强?下次您路过时不妨多看两眼,保不齐能逮着个没见过的创意——当然,看归看,留意脚下台阶别踩空喽!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