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师必看:朋友圈招生文案这样写才有效
有没有发现朋友圈的早教广告总是那几个套路?要么九宫格配孩子笑脸,要么复制黏贴机构统一文案。身为从业五年的早教顾问,我见过太多老师明明课程超用心,发圈却像机器人——家长刷到直接划走,转化率低得扎心。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手把手教你写出让家长主动咨询的招生文案。
(抓了抓头发)先问个扎心的症结:家长刷朋友圈时,凭什么要停下来看你的广告?想明白这一个,文案就成功一半了。
一、避开三大误区:你可能正在自嗨式发圈
误区1:把课程表当广告发
"周一周三感统训练,周二周四音乐启蒙..."这一类消息轰炸,家长看着像课程安排表。记住,家长要的不是课程清单,而是化解方案。
误区2:只晒孩子不晒过程
(翻出手机相册)我有个同事每天发20张孩子玩耍照,结局被家长投诉刷屏。后来改成每周三张图:第一张孩子刚入园哭闹,第二张老师跪着安抚,第三周孩子主动牵老师手。配上文字:"从抗拒到信任需要21天,你家宝贝需要几步?"咨询量直接翻倍。
误区3:用专业术语装高级
"前庭觉刺激""本体觉统合"这些词咱们懂,家长听着像天书。有回我把"增强感统协调"改成"让孩子不再走路撞桌角",当天就有奶奶带着孙子来试课。
二、四招让文案活起来:新手也能立马上手
第一招:用对比法突出效果
别光说课程多好,要展现前后变动。比如说:
- 试课前:宝宝见生人就躲妈妈背后
- 三节课后:主动和老师击掌庆祝
(敲黑板!)记得配真实视频截图,马赛克处理眼睛就行。
第二招:制造紧迫感不招烦
别再用"名额有限速报名"这种老套路。试试这么说:
"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周报名的5个宝宝,有4个都是二宝家室——原来姐姐哥哥上过早教的,弟弟妹妹都会优先送来(配个捂嘴笑表情)"
第三招:讲故事别讲道理
(转了转笔)上周有个妈妈问我:"老师,早教真能让孩子变聪明吗?"我给她看了一段视频:2岁的糖糖刚开始连积木都拿不稳,现在能独立拼出小房子。配上文字:"聪明不是教出来的,是玩出来的。"
第四招:留个钩子引互动
千万别写"详情私聊",试试这些结尾:
- "猜猜看,照片里哪个宝宝是试课三次后变动最大的?"
- "正在为宝宝挑早教的妈妈,你更看重课程内容还是境况稳妥?"
(看到这儿别急着划走,后面有具体模板)
三、真实案例拆解:月招30人的爆款长啥样
上个月帮杭州某机构做的文案,直接带来37组试听。拆开给你看门道:
【标题】"被奶奶骂浪费钱后,我偷偷做了这件事..."
【正文】
"上周带着妞妞试课被婆婆知道,说我乱花钱(哭脸表情)。今天老人节特意请婆婆来看课,看到妞妞自己穿鞋、帮小朋友收玩具,老人家掏出手机就要给侄女报名(笑哭)
其实早教不是必须品,就像防晒霜——现在不用好像没事,等发现症结就晚了(太阳镜表情)
特别说明:本周开放10组免费体验名额(仅限2-3岁宝宝),想看的妈妈私信我发定位"
(拍大腿)这里藏着三个小心机:
- 用婆媳冲突引发共鸣
- 类比法降低决策负荷
- 精准限定年龄增强转化
四、千万别踩的坑:这些词会让家长秒关
做了个黑名单送给人们:
- "专业师资"(每家都这么说)
- "快乐成长"(虚得摸不着)
- "限时优惠"(像清仓甩卖)
(突然想起个事儿)有次把"专业"换成"老师都有带娃实战阅历",私信量涨了3倍。
五、我的私藏器械箱:发圈时间也有注重
观察2000+家长朋友圈得出的黄金时段:
- 宝妈活跃期:早9点(送完娃)、下午3点(午休)、晚8点(哄睡后)
- 宝爸活跃期:午休12点、下班通勤6点
(记笔记啊!)周三周四发圈效果最好,周一大家忙着上班,周五想着周末,转化率差30%。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感慨。五年前我刚入行时,总觉得招生要靠课程品质。现在才懂,好课程遇上不会表达的文案,就像好姑娘不会谈恋爱——家长根本看不到你的好。最后送大家句话:发圈不是完成任务,是和家长隔空对话。把每段文字当成和邻居聊天来写,效果绝对超出你想象。
(起身倒水)对了,上次有个老师照着我说的改文案,结局家长问她:"你们是不是换宣传团队了?"你看,有些时候小小的调整,真的能带来大不一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