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礼品软文怎么写才能让朋友秒回感谢?

你最近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送礼物的人更加多,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没几个?上个月我闺蜜生日,收到十几条群发祝福,结局她最感动的是同事老张写的那句“记得你去年通宵帮我改标书,这份颈椎按摩仪请笑纳”。你看,送礼这事儿啊,光花钱不够,核心得把话说到人家心坎里。


送礼第一步:把话说到心坎里

去年我帮公司写过年礼物 文章,发现个扎心规律:80%的失败案例都栽在“自说自话”上。例倘使有个卖茶叶的顾客,软文开头写“精选武夷山岩茶,传统工艺烘焙”,结局阅读量还没破百。后来改成“熬夜加班的你,需要这杯能续命的老树红茶”,当天咨询量就涨了三倍。

这里还有个万能公式:痛点场景+情感共鸣+行动指令。比如说送保温杯别写“304不锈钢材质”,换成“开会三小时还能喝到55℃热水的秘密”,是不是刹那有画面感了?

有次看到个绝妙案例:朋友公司送顾客中秋礼盒,软文里写“知道您常常要核对合同条款,这款护眼台灯能调7种色温”。顾客收到后专门打电话道谢,说比收到月饼感动十倍。你看,把商品功能翻译成对方的生活刚需,这事就成了大半。


第二步:故事比参数更抓人

可能你会觉得,软文写作必须列满商品优势。其实不然,去年我们测试过两组数据:纯讲参数的软文转化率1.2%,而讲真实故事的版本达到4.8%。比如说卖儿童书包的,与其写“人体工学设计”,不如说“上周看到邻居家孩子背这一个书包,驼背居然改善了”。

这里教你们三个故事化编写技巧

  1. 时间锚点法:“上个月团建爬山时,小王膝盖旧伤复发...”
  2. 对比反差法:“以前总在微信步数垫底的老李,自从戴上这一个手环...”
  3. 悬念揭秘法:“财务部张姐突然开始带饭,原来是出于...”

记得有次帮健身房写周年庆活动,开头写“三年前158斤的我,现在能穿着XS码婚纱...”配上对比照,当天就有23人办卡。后来老板说,这比发200元代金券还好使。


第三步:让文字自带社交属性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带互动任务的软文转发量高出普通版37%。比如说去年圣诞节,某美妆品牌在软文里埋了彩蛋:“找出文中隐藏的5颗圣诞树,截图可领小样”。结局那篇文章被转发了800多次,还有人专门建群讨论找彩蛋攻略。

这里推荐几个低成本互动设计

  • 拣选题:“倘使要送闺蜜礼物,你会选A抗皱精华还是B保湿面膜?”
  • 拼手气:“前30位点赞的朋友,送限量版手机壳”
  • 故事接龙:“在评论区续写最让你感动的收礼经历...”

上个月见过最绝的案例:宠物店老板在软文里写“带猫主子来店开销,送它最爱的XXX罐头”,结局有客人把软文截图P上自家猫的照片,发朋友圈说“主子钦点的礼物”。这种网民自传播的效果,比硬广强十倍不止。


第四步:避开三大致命雷区

去年剖析过500篇失败软文,发现78%栽在下面这三个坑里

  1. 硬广感太强:通篇“尊享”“奢华”“限量”,看得人脚趾抠地
  2. 情感绑架:“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有好运”
  3. 消息过载:巴不得把商品仿单全贴上去

有个反面教材特别典型:某茶叶商写“千年制茶世家,三代传承工艺”,阅读量惨淡。后来改成“不会泡茶没有关系,这一个智能杯能泡出大师口感”,配合冲泡教程视频,咨询量立马翻番。所以记住啊,说人话比拽专业更为重要


终极秘诀:让收礼人成为主角

前阵子帮婚庆公司写伴手礼软文,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没写“精选进口喜糖”,而是说“每位宾客都能在礼盒丝带上定制姓名”。结局婚礼现场好多人拍照发圈,还上了同城热搜。这种把收礼人变成故事主角的操作,才算是最高明的软文的写法。

突然想起去年中秋,有个顾客在软文里写“扫描礼盒二维码,可上传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后来听说有位海外游子录了段视频,老家的父母边看边抹眼泪。你看,送礼的最高境界,是帮对方表达说不出口的心意


站在咖啡机前续杯时突然想通个道理:好的礼物 文章其实就像朋友聊天,得让受众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嘛”。下次软文写作前,不妨先把商品仿单扔一边,掏出手机翻翻聊天记录——那些让你会心一笑的对话,才算是非常好的创作灵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