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加盟真能月入3万?看完这5个坑再决定!
你是不是常常在抖音刷到这样的视频?玻璃房里飘着辣椒香,老板娘边颠勺边喊:"加盟费3万8,包教技术包选址!" 刷着刷着就心动了对吧?先别急!去年我表弟亦是这么想的,结局在城中村开了家炸鸡店,三个月赔了15万积蓄。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新手小白怎么避开加盟路上的"连环坑"。
第一关:选品牌就像寻找对象 得摸清底细
去年有个粉丝跟我哭诉,加盟了个网红奶茶品牌,结局总部给的原料价比商圈价贵40%。为啥?出于这一个品牌压根没自己的供应链,纯靠赚加盟商差价活着。
教你三招验明正身:
- 蹲点总部直营店,连续数3天客流量(别信他们给的假数据)
- 查商务部备案(正经品牌都有特许经营备案号)
- 找5个以上老加盟商暗访(记得伪装成开销者要老板微信)
有回我假装要加盟某包子品牌,对方吹得天花乱坠。结局跑到他们南京的直营店一看,上午十点就三个大爷在喝茶,蒸笼都结蜘蛛网了...这种品牌你敢跟?
第二关:选址定生死 但中介的话能信?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加盟商听信中介说商场负一楼客流量大,结局开业才发现,整个美食区就三家店亮着灯。每天经历的都是急匆匆赶地铁的打工人,谁有空坐下来吃你的现烤披萨?
新手选址避雷指南:
- 别迷信"金角银边",社区店要看真实入住率(晚上数亮灯户)
- 学校周边要查寒暑假人流量断层(很多奶茶店就死在这)
- 商业街要观察同品类店铺存活周期(倘使炸鸡店三个月换一茬...)
去年帮学员在大学城选铺面,我们用了最笨的办法——连续一周在目的店铺对面数人头。结局发现看似热闹的奶茶街,下午三点后基本没人,出于学生都去上课了。最后改选快递站隔壁,卖煎饼果子月流水反而破8万。
第三关:算不清这笔账 迟早要完蛋
加盟前大多数人只算毛利,比如说一份炸鸡成本5块卖15,觉得稳赚。但真正开过店的都知道,还有这些隐藏开支:
- 物业强制收的垃圾处理费(每月500-2000不等)
- 办证时被卡要的"茶水费"(懂的都懂)
- 设备突发维修费(比如说烤箱半夜罢工)
建议做两张表:
- 生死线表格:计算出每天必须卖多少份才可以保本
- 意外开支清单:预留3-6个月流动资金
有个血泪教训:我认识的老王加盟某火锅米线,开业第一个月就遇上城管严查排烟。改装环保设备花了2万8,直接致使资金链断裂。现在他逢人就说:"加盟前没算环保成本,是我交过最贵的学费。"
第四关:总部培训=智商税?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很多品牌所谓的"技术培训",就是让加盟商看三天教化视频。我见过最夸张的,教做麻辣烫的师傅自己都不会调底料,配方全靠料理包。
辨别真假培训的方法:
现场让你动手操作10次以上
有详细出品准则手册(比如说油温精确到±5℃)
提供应急情况处理方案(比如说客诉怎么应对)
去年有个做烤苕皮的品牌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的培训居然包括"地摊话术教化",教你怎么跟开销者唠嗑。有个学员现学现卖,在成都建设路摆摊三个月就回本了,现在分店都开到重庆了。
第五关:网红商品生命周期有多短?
还记得前年的脆皮五花肉吗?最火的时候一条街8家店,现在还剩几家?做加盟最怕追风口,等你十分困难学会技术,风口早过了。
教你预判商品周期:
- 看同一类商品在北上广深的存活时间(减去6个月就是二三线生命周期)
- 查百度指数趋势(连续3个月下跌就要警惕)
- 观察头部品牌的动向(倘使都在推新品...)
有个真实案例:某学员去年加盟了爆火的酸奶麻花,结局培训完发现总部自己都在推紫米饼了。最后硬着头皮开业,每天卖不到20根,设备现在还堆在车库生锈。
话说回来,难道小吃加盟都是坑?当然不是!我亲眼见过00后小姑娘靠卖烤冷面在二线城市买房的。核心是要记住:加盟只是开始,不是保险箱。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活得好的加盟店,老板都在做三件事:
- 依循本地口味改良商品(比如说在湖南卖奶茶要多加小料)
- 把熟客变成微信好友(每天发3条朋友圈互动)
- 盯着总部研发部动向(新品试用要抢第一批)
最后送大家一句掏心窝的话:别信什么"躺赚"神话,餐饮这行永远是勤快人赚懒人的钱。那些催着你交加盟费的"老师",可能自己都没开过店...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