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迷人必看:小白也能写出爆款标题的秘诀
你有没有盯着电脑屏幕半小时,连个标题都憋不出来?去年有个新媒介编辑和我吐槽,她花2小时写的推文标题,点击率只有0.8%。后来学了密迷人标题法,三个月后单条标题带来23万阅读量。这事儿让我突然明白:好标题真不是靠灵光一现,而是有方法可循的。
啥是密迷人标题?
说白了就是让人不由得想要点击进去的"钩子"。去年某电商公司测试过,用密迷手法的标题比普通标题点击率高3倍。比如说同样卖防晒衣,普通标题写"夏季必备防晒衣",密迷标题改成"海边暴晒3小时没黑?闺蜜追着要链接的防晒衣"。看出差别了吗?前者在陈述,后者在制造悬念。
这里还有个真实案例。杭州某服饰店去年用"胖MM试穿显瘦20斤的连衣裙"做标题,当月销售额暴涨180%。店员告诉我,很多开销者进店直接问:"显瘦20斤的是哪件?"你看,这就是密迷人标题的魔力——把效果数字化,让人产生具体联想。
为什么这种标题更抓人?
人脑处理消息有个特点:对数字和场景特别敏感。心理学测验显示,带数字的标题记忆度增强67%。比如说教做菜的视频,"3分钟快手菜"就比"火速学做菜"更吸引人。再比如说旅游攻略,"月薪5000也能玩转三亚"这种标题,马上让人产生代入感。
可能你会问:那我该怎么入手?其实说白了就三个核心:
- 制造反差(比如说"月薪3000买得起的大牌同款")
- 激发好奇(比如说"美妆博主不敢公开的省钱秘籍")
- 承诺效果(比如说"7天练出直角肩的私教课")
新手常踩的三大坑
上周帮朋友看公众号,发现他写的标题全是"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用烂大街的套路词,二是太笼统。好的密迷人标题要像狙击枪,不能像散弹枪。
第一个坑是自嗨式标题。比如说"XX品牌春季新品发布会",改成"杨幂同款西装卖断货?春季必入的3件通勤神器"是不是好多了?第二个坑是消息量过大。某培育机构原来标题写"暑期英语数学物理全科辅导",后来改成"暑假逆袭计划:英语从70到110的提分方案",咨询量直接翻倍。第三个坑是不做测试,有个做美食的朋友,把标题里的"家常菜"改成"出租屋小厨房也能做",点赞量涨了4倍。
手把手教你写标题
咱们来做个实战演练。假设要推广一款护手霜,普通标题可能是"秋冬必备护手霜"。用密迷法改造:
第一步加人群:常常做家务的主妇必备
第二步加痛点:洗碗洗到脱皮?
第三步加效果:3天修复干裂
组合起来:"洗碗洗到脱皮?主妇亲测3天修复的护手霜"
再举一个旅游的例子。普通标题"云南旅游攻略",改造过程:
找冲突点:月薪5000vs高端游
加具体场景:洱海边的ins风民宿
加行动指引:避开人挤人的私藏路线
最终标题:"月薪5000玩转云南:住洱海ins民宿+避开人潮的私藏路线"
增强标题杀伤力的黑科技
有个器械你可能没想到——百度指数。去年帮一个美妆品牌做标题,先用指数查"祛痘"相关词,发现"油痘肌自救"搜索量月增200%,立刻把标题改成"油痘肌自救指南:28天养成陶瓷肌"。这条内容成当月爆款。
还有个绝招叫"标题AB测试"。某母婴号做过测验,把"宝宝辅食添加指南"和"婆婆都夸科学的辅食添加法"两个标题同时推给1万粉丝,结局后者的打开率高41%。现在他们每一篇推文都做3个标题投票,用数据说话最靠谱。
怎么避免用力过猛?
去年见过最夸张的标题:"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种就是典型的走火入魔。好的密迷人标题要有底线,某图书公司测试发现,带"震惊体"的标题诚然点击高,但取关率也涨了3倍。现在他们改用"豆瓣8.9分冷门好书,读完之后劲太大"这种既吸引人又不low的写法。
还有个重要原则:标题与内容必须一致。某旅游号曾经用"免费住五星级酒店"的标题,点进去发现要转发集赞,当天掉粉3000。后来改成"花金融酒店的钱住五星级?亲测有效果的省钱攻略",反而涨粉1.2万。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上个月在咖啡馆听见两个小编聊天,一个说:"现在受众精得很,标题党骗不到点击了。"另外一个接话:"所以更要探究真正的密迷技巧啊。"这话挺对,现在的受众既要吸引力又要真诚,这一个度得把握好。
其实说到底,密迷人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精准抓住网民要求。就像昨天看到某家居号的爆款标题:"出租屋改造被房东夸?300块搞定ins风卧室"。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戳中租房族的痛点。可能这才算是最高级的密迷手法——让受众觉得你懂他,胜过所有技巧套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