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出花样怎么写软文?三个妙招让你秒变故事大王


你看着自家娃在游乐场疯跑傻笑的样子,是不是特想发朋友圈炫耀?可每次憋半天只能写出"今天带孩子去玩,他很开心"这种干巴巴的文案?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怎么把熊孩子的撒欢日常,写成让人不由得点赞的走心软文朋友圈。


啥叫"玩出来的软文"?说白了就是观察日记PLUS
上周邻居王姐发的夏令营记录火了,她写7岁儿子抓蚂蚱:"小胖手捏着战利品,活像捧着传国玉玺,那虔诚劲儿比他背乘法口诀表认真100倍"。你看,这比直接说"孩子喜欢昆虫"带劲多了吧?划重点:

  • 把动作当慢镜头拍:别写"孩子玩玩具车",写成"肉乎乎的手指头猛戳遥控器,小汽车撞墙刹那,他笑得后槽牙都晒到太阳了"
  • 情绪要溢出屏幕:与其说"孩子很高兴",不如说"他蹦得比跳跳虎还高,马尾辫甩成螺旋桨"
  • 细节才算是王炸:留意孩子玩脏的指甲缝、出汗后黏在脑门的刘海儿

找不着写作角度?试试这一个万能公式
昨天刷到个幼儿园老师的朋友圈:"乐乐用积木搭了座比他还高的塔,最后‘轰隆’倒下时,全班小朋友的尖叫声差点掀翻屋顶——原来失败亦是可以这么欢乐"。你品你细品:

  1. 冲突制造机:成功VS倒塌的戏剧化对比
  2. 群体反应镜:用其他孩子的表现烘托主角
  3. 哲理小尾巴:自然带出"享受过程更为重要"的观点
    下次写孩子踢球,别光说"进了3个球",试试这么写:"球鞋踢飞比进球次数还多,但每次光脚追球的模样,倒让我想起小时候捅马蜂窝的傻劲儿"

总写成流水账?给你支个邪招儿
我表妹上次写闺女玩泥巴,开头直接整活:"看着她把自己糊成兵马俑的架势,突然理解我妈当年看我吃烤红薯抹满脸的心情"。这波回忆杀直接炸出两百多个赞。记住这三板斧:

  • 时空穿梭法:孩子现在的疯玩场景+自己童年的同类画面
  • 身份反转术:"当妈后才知道,原来看着孩子胡闹不收拾,血压也可以维持平稳"
  • 神转折金句:"泥巴糊墙的艺术创作,远胜过培训班里规行矩步的水彩画"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小区里那些把育儿日常写得特生动的家长,手机相册里反而没几张完美摆拍。人家都是猫着腰抓拍孩子撅屁股挖沙子的憨样,或是偷偷录下娃出于冰淇淋化了发出的土拨鼠尖叫。故此啊,好软文真不是坐在书桌前憋出来的,得先把自己变成孩子的玩伴——当然,记得玩的时候多带包湿纸巾。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