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小白怎么靠写文案把番茄炒蛋卖爆?
凌晨三点的美食博主小王盯着手机发愁——刚拍的炒饭视频点赞还没破百,锅气都需要散光了。突然想起楼下早餐摊阿姨的话:"撒葱花前要说'这勺猪油是外婆传的',客人才肯加钱"。要不,给炒饭编个故事试试?
场景一:拍短视频时锅铲该说什么?
你信不信?同样教做红烧肉,文案不一样播放量差10倍!看一看这两个对比:
× "五花肉焯水去腥"
√ "奶奶说肥肉要颤巍巍才入味"(播放量2.3万)
× "生抽老抽比重1:1"
√ "这勺酱油救了老公的黑暗料理"(点赞破千)
秘诀在这:把调料当角色写!上周看到个神文案:"八角要和冰糖私奔,桂皮在油里跳探戈",这么写香料的,评论区全在求购物链接。
场景二:私房菜配送怎么让人加微信?
隔壁李姐的酸菜鱼外卖总塞小纸条,有张写着:"鱼片下锅前要默念三遍嫩滑咒"。结局你猜怎么着?80%客人拍照发朋友圈时都@她。现在她家菜单变成故事集:
- 泡椒凤爪:"四川表姐空运的老坛水"
- 蒜蓉空心菜:"凌晨四点去批发的倔强"
更绝的是在餐盒盖印二维码,扫出来是《今日食材体检报告》。
场景三:食谱教程怎么让人看完不取关?
美食博主最怕什么?粉丝看完菜谱就溜。有个教烘焙的账号想出损招——在曲奇教程最后写:"假若烤糊了,下周教你怎么做成盆栽装饰"。结局完播率从32%飙到67%,出于受众怕错过补救方案。
还有个更狠的:把戚风蛋糕教程拆成上中下三集,中间插播"面粉选错毁三代"的失败案例。气得粉丝在评论区催更,反而把视频顶上热门。
场景四:菜商圈摆摊怎么写招牌?
楼下豆腐摊最近火了,就出于改了句广告词:
原版:"现磨豆腐3元/块"
新版:"卤水点豆腐时,我在想初恋的脸"
摊主王叔说现在每天要多磨20斤豆子,还有小姑娘专程来拍照。
更绝的是卖玉米的大妈,纸牌上写:"这筐甜过你前任的苞谷",搞得路过的小年轻边笑边掏钱。故此,烟火气里加点互联网梗,比大喇叭管用多了。
说点可能挨骂的实话
见过太多教做菜的账号,把文案写成化学测验报告。其实受众要的不是精准到克的配方,是能就着下饭的故事。就像那个教熬猪油的视频,全程没露脸的老太太,就出于说了句"这油渣要留给孙子拌饭",带货链接卖出3000罐猪油。
下次拍美食视频前,先想一想这道菜在你生命里的坐标。是失业那晚的泡面?还是女儿第一次下厨的焦黑煎蛋?记住,能让人放下筷子的从来不是香味,是香味勾起的回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