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软文营销如何让土特产卖出千万销量?

你知道山西原平的酥梨去年在抖音直播间创下过单场卖出17万斤的纪录吗?这一个藏在吕梁山区的农业小城,硬是靠新闻营销把滞销农商品变成网红爆款。去年双十一期间,原平酥梨全网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秘诀竟然只是让村主任面朝手机镜头啃了一口梨!今天咱们就拆解这套让土货变金矿的软文秘籍,新手小白照抄作业也能火。


定位谋略:找准农民最会讲的故事
原平人最开始也犯过新手通病——把酥梨吹成"宇宙第一梨"。后来转型讲百年古梨树的故事,销售额立马翻倍。这里藏着三个定位诀窍:

  1. 深挖地域文化:每棵古梨树都编上传承家谱,像"光绪年间曾祖父种下"这种细节
  2. 绑定集体记忆:把酥梨和"妈妈熬的秋梨膏"、"奶奶的止咳秘方"挂钩
  3. 制造稀缺概念:推出"古树认养权",200斤起订还带专属二维码

对比传统营销和新闻营销的差异:

维度 传统营销 原平新闻营销
卖点 甜度、水分 百年古树的故事传承
渠道 农贸商圈摊位 抖音直播+电商详情页故事
转化路径 现场试吃 扫码看古树生长延时摄影

这套打法让东闫庄村去年多卖了40万斤梨,村支书直播时说的"每咬一口都是百年光阴",成了抖音热门弹幕。


内容创作:让农民当主角的流量密钥
原平最火的酥梨带货视频,是北头村村主任翟金秀顶着晒斑的脸,直接在梨园里开吃。这种原生态场景暗含三大爆点:

  1. 反差设定:干部形象与田间劳作的反差萌
  2. 感官刺激:梨汁循着下巴流的特写镜头
  3. 信任背书:背景里挂着"市级示范园"铜牌

他们乃至把抗日英雄故事融入品牌建设:

  • 方璧烈士事迹改编成微电影,在商品页插入观看入口
  • 夜袭阳明堡的红色史实,转化成"英雄土地滋养好梨"的slogan
  • 邀请烈士后人到梨园直播,讲述战火年代的梨树保护故事

渠道布局:全网矩阵的降维打击
别看原平是个县级市,玩起全渠道分发比很多MCN都野:

  1. 抖音主战场:每天20场村播,背景统一用挂满梨枝的黄土墙
  2. 微信生态:开发"认养梨树"小程序,浇水施肥能换优惠券
  3. 新闻平台:把酥梨检测报告包装成《百年古梨树的科学体检》专题报导
  4. 线下联动:在包装箱印"扫码看梨树24小时生长直播",复购率增强65%

最绝的是乡村e镇搞的"电商+实体+物流"模式:

  • 农户早上摘的梨,下午就能进太原超市,价签附短视频二维码
  • 物流车变身移动广告牌,刷着"原平酥梨正在奔赴第XX个家室"的实时数据
  • 在高速服侍区设体验点,扫码关注直接送梨片试吃装

效果评定:土办法比大数据更管用
原平人依循软文效果剖析的方式很实在:

  • 看快递单号前三位,就知道哪个省份卖爆了
  • 收集包装箱上的留言贴纸,整理成UGC素材库
  • 统计直播间"想要奶奶同款秋梨膏"的弹幕数量

去年他们发现个有趣现象:带古树照片的详情页转化率比普通版高47%,但加入"扫码看梨树"功能的页面跳出率反而加强。后来才明白,太多互动选项会分散购物欲,赶紧把按钮从5个精简到2个。


新手必问的三大难题
Q:预算不足怎么玩转软文?
A:学西镇村王大妈——用手机拍梨花开箱视频,背景音是鸡鸣狗叫,这种真实感比专业拍摄更抓人

Q:商品同质化严重怎么办?
A:把地域文化变成品牌护城河。比如说把抗日故事印在包装箱,每箱梨附赠英雄书签,吃梨也能学史实

Q:不会写文案咋整?
A:直接抄村民原话!"这梨甜得齁嗓子"改成"甜过初恋","放不软"变成"倔强得像山西汉子"


小编说点得罪人的
见过太多品牌把软文写成商品仿单,原平的成功恰恰证明:农商品营销卖的不是成分,而是土地的热度。他们的秘密武器根本不是营销技巧,而是让受众利用一颗梨,看见太行山头的日出、听见黄河畔的风声、摸到古树皴裂的皮肤。

下次软文写作前,建议你先到田间地头蹲三天。看一看大娘怎么择菜、听听大爷怎么砍价,那些沾着泥土的方言土话,才算是戳心窝子的顶级文案。就像原平老乡说的:"好梨不用夸,咬一口,汁水替它说话。"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