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出游黄金期,这些冷门玩法你知道几个?

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的旅行照突然变好看了?金秋十月,老驴友们都跟赶集似的往外跑。别以为他们只是去拍红叶——上周在机场碰到带三脚架的摄影大叔,他神秘兮兮地说:"这时候去新疆,能拍到雪山下最后一批放牧人。"为啥行家都抢着十月出门?三个字:人少、景怪、机票贱。

第一站选哪里不扎堆?
去年国庆我跟风去九寨沟,结局在诺日朗瀑布前拍了200张集体照。今年学乖了,转头去了贵州茂兰保护区。你猜怎么着?整个溶洞就我们一队人,向导还现场演示怎么用钟乳石敲出《孤勇者》。十月冷门目的地红黑榜:

  • 红榜:内蒙古阿尔山(机票降60%)、福建霞浦(紫菜季)、云南腾冲(银杏刚黄)
  • 黑榜:北京香山(叶子未红人先疯)、杭州西湖(断桥变人桥)、三亚(价钱翻三倍)

特别提醒!现在订新疆喀纳斯的民宿,比暑假便宜一半。上个月朋友住进图瓦人的木屋,老板还教他们用松枝熏马肠,这体验可比网红民宿值多了。


预算怎么花在刀刃上?
别被"错峰出行"忽悠瘸了。查了各大平台数据,十月第二周最划算:

  • 机票比国庆直降40%(上海飞昆明跌破300)
  • 租车费腰斩(西北环线坦克300每天180)
  • 景区酒店跳水(莫干山民宿从2000跌到600)

教你个狠招:盯紧航空公司的"盲盒机票",十月特别容易开出冷门好地方。上周同事抽到沈阳出发的盲盒,99块飞到中俄边境小城抚远,凌晨三点站在东极广场等中国最早日出,朋友圈集赞直接封顶。


拍照怎么避开大爷大妈?
在南京明孝陵亲眼见过大爷们的战斗力——长枪短炮占位比上班打卡都准时。后来本地摄影师教我两招:

  1. 时间差战术:比日出时间早到1小时,你会发现环卫工人在扫银杏
  2. 俯拍大法:爬上西安古城墙拍老城区,手机举高点全是屋顶瓦片
  3. 道具妙用:在桂林漓江边花10块钱租鱼鹰,拍出来比20元背景图还正宗

上次在敦煌鸣沙山,学着当地人把丝巾绑骆驼脖子上,拍出来的剪影被点赞到爆。不过提醒一句,千万别穿红裙子!十个人里有八个撞衫,远看跟番茄炒蛋似的。


美食怎么吃出四季感?
十月可是老饕们的秘密战场。在阳澄湖被蟹农科普了个冷学识:青壳白肚的未必是好蟹,要看蟹脚第二关节的鼓包。更绝的是浙江湖州,这一个时节街边早点摊会出现"羊肉烧麦",薄皮裹着羊汤冻,咬下去鲜得眉毛掉。

北方朋友留意!去河南需要试试"霜打红薯",经了霜冻的红薯糖分暴涨,路边铁桶烤出来的流蜜程度,完胜日本和菓子。上次在洛阳老城,五块钱买了三个,暖手又暖胃。


穿什么才可以热度风度兼得?
在稻城亚丁吃过亏的过来人告诉你:十月穿衣得学洋葱!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

  • 内层:速干T恤(爬山出汗不贴背)
  • 中层:摇粒绒(轻便抵得上一件毛衣)
  • 外层:冲锋衣(突然下雨当雨衣用)

高原地区要玩狠的,当地藏民教我往靴子里塞暖宝宝。别笑!在海拔4500米的牛奶海,这招救了多少穿光腿神器的妹子。


小众玩法暗藏惊喜
最近在旅行圈疯传的"秋收体验团",你听说过没?在江西婺源跟着老乡割晚稻,割完能扛走两斤新米。更绝的是广西龙脊梯田,十月下旬开始"晒秋",火红的辣椒铺满木楼,拍出来的照片自带丰收滤镜。

手残党别慌!福建惠安女的"头上花园"体验课,阿婆手把手教你盘头簪花。诚然我笨手笨脚搞成了鸡窝头,但戴着满脑袋鲜花走在崇武古城,回头率比穿汉服还高。


通行省钱野路子
最近发现个神器:高铁通票。长三角的朋友可以买"沪苏浙皖"七日票,598块随便坐。上次从上海出发,上午在苏州听评弹,下午到杭州吃醋鱼,晚上居然赶上去黄山的末班车,这种任性玩法只有十月可以实现。

自驾党留意!西北环线十月开始有"反向自驾"优惠,从敦煌往西宁方向租车,每天便宜80块。最为核心的是不用跟大部队抢拍摄点,在U型公路想躺多久拍就躺多久。


说实在的,十月旅行就像拆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碰到什么惊喜。上周在山西平遥,原本想看古城的我突然被拉去酿醋作坊,现在家里还泡着老陈醋味的衣服。但这不就是旅行的意义吗?趁景区还没被雪覆盖,机票还没涨回原价,赶紧收拾行李吧。对了,千万别带太多衣服,留点空间装沿途淘的怪东西,我上次背回来个蒙古捣奶桶,现在成了家里最受欢迎的板凳...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