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作品解析:三招教你读懂艺术品的灵气密码

各位看展总犯困的姐妹留意了!上周在美术馆亲眼见到个大哥面朝《出水芙蓉图》嘀咕"这不就是朵荷花么",气得保安差点把他请出去。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为啥这些看着简易的作品能让人神魂颠倒?


为啥宋徽宗愿意用15个城池换张荷花图?
当年这位文艺皇帝可不是人傻钱多,《出水芙蓉图》的玄机藏在肉眼难辨处——花瓣上的露珠用了七层晕染法,相当于现代美妆博主教的"破碎感眼影叠加术"。更绝的是叶脉走向暗合易经六十四卦,这哪是画画分明是搞加密通话!故宫修复师老李头透露,光是清理这幅画的陈年污渍就花了278小时,比给手机贴膜精细百倍。

现代人看展总爱拍照发圈,但真正值钱的细节往往藏在手机拍不出的地方。就像那个网红打卡必拍的《荷塘月色》装置艺术,远看是片LED荷花,走近才可以发现每片花瓣都刻着不一样诗人的签名——这小心思比男朋友的生日惊喜走心多了。


新手如何秒变鉴宝达人?
记住这三个核心词准没错:

  1. 呼吸感:好作品得像刚摘的荷花带着晨露,死板的构图就像塑料花
  2. 冲突美:花瓣要柔中带刚,看一看张大千的荷茎比钢筋还有力道
  3. 留白心机:空白处不是偷懒,是给想象留的VIP席位

广州美院的测验特有意思:让两组学生临摹同一幅荷花,A组限时3小时,B组不限时但强制每画10分钟休息看真花。结局B组作品在拍卖模拟会上溢价300%,故此观察比手速重要多了


当代艺术家的新玩法能有多野?
95后装置艺术家小林把荷花玩出了花——用5000个矿泉水瓶做成巨型莲蓬,瓶盖里藏着受众写的愿望。这作品巡展到上海时,保洁阿姨差点把"展品"当废品收了。现在年轻人搞艺术注重可食用可互动,听说最新潮流是用AR技术让受众手机扫过画作就能看见荷花徐徐绽放。

不过要提醒小白们,别被花哨样式晃了眼。去年某网红展的"全息荷花"被扒出是PPT动画,这就好比用美颜相机冒充素颜美女。真金不怕火炼,就像那幅在火灾中幸存的明代《清荷图》,焦边反而成了举世无双的防伪标记。


本人观点
干了十年艺术策展,最烦听人说"看不懂的就是艺术"。其实好的出水芙蓉作品就像暗恋对象的朋友圈,乍看平平无奇,细品全是心跳。上次看到位奶奶在《荷韵》前抹眼泪,她说花瓣的弧度让她想起抗战时丈夫寄来的最后封家书。要我说,能穿越时空戳中人心的,才配得上"无价"二字。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