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如何在短视频里杀出重围?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刷到的爆款短视频主角,不是00后小年轻,反而是些三十好几的大哥大姐?菜商圈砍价的大叔、辅导孩子作业崩溃的宝妈、深夜跑滴滴的司机…明明都是咱们同龄人的日常,怎么人家随手一拍就火?今天咱们唠点实在的,保准你看完就想抄起手机开干!
数据啪啪打脸
《2023中国银发金融白皮书》说个吓人数据:中老年网民日均刷视频时长比Z世代多42分钟!更绝的是,某平台3月发布的创作者画像显示,80后账号涨粉速度比00后快1.7倍。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教授说得在理:"现在年轻人就爱看真实的中年危机,这比刻意卖萌更具有共鸣感。"
三大致命误区
我见过太多8090后栽在这几个坑里:
- 设备焦虑症:非觉得得买上万块云台(其实支架+手机完全够用)
- 装嫩强迫症:硬学00后说话方式(结局像穿了女儿的超短裙)
- 追热点狂魔:哪个BGM火就跟风用(平台最烦同质化内容)
上个月跟某MCN的运营总监喝酒,他吐真言:"我们现在专门签35+的素人,你们拍孩子打翻酱油瓶的现场,比小年轻跳女团舞吃香多了!"
实战三板斧
说几个立马能用的野路子:
- 痛点共鸣法:专拍那些"只有中年人才懂"的刹那(比如说还房贷时的ATM机界面)
- 时间作弊器:把15秒视频剪成7秒(完播率直接翻倍)
- 方言护城河:用家乡话解说(河南话比普通话播放量高30%)
沈阳的赵姐就是典型案例,她拍老公修家里老水管,边拍边用东北话吐槽:"这玩意比我俩婚龄都长!"结局单条视频带火了个本地五金店,现在月月有厂家找她带货。
终极灵魂拷问
我知道你们最想问:到底拍啥能不丢面儿还赚钱?工信部《适老化改造指南》给了线索——全国81%的中老年需要但找不到生活服侍类视频。说人话就是:教爸妈用健康码、给孩子讲数学题、挑选降压药…这些你们觉得"太普通"的内容,在平台眼里都是金矿!
将来两年我看好这些方向:
- 中年职场变形记(比如说被00后领导骂的社死现场)
- 家室金融学(怎么用150块搞定全家一周菜谱)
- 怀旧杀(重新组装孩子拆坏的童年玩具)
我跟你说,别信那些"三天起号"的鬼话。咱们这一个岁数的人拍视频,最大的优势就是——你皱巴巴的衬衫领子、眼角新长的细纹、辅导作业憋出来的内伤,这些都是00后演不出来的生活勋章。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