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阅读类软文标题套路 让你的打开率翻倍

你是不是常常熬夜写完软文,结局第二天一看阅读量惨不忍睹?别急着怀疑人生,先看一看你的标题——是不是还写着《倡导全民阅读倡议书》这种老掉牙的标题?说真的,现在受众刷手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0.5秒扫不完的标题直接pass。

我刚开始写读书类软文那会儿,踩过的坑能填满整个敦煌莫高窟。直到有篇标题带数字的文章突然爆了10万+,才明白过来:原来好标题和坏标题之间,隔着整个银河系的间距。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三个实用套路,把针对阅读的新闻标题写出花来。


一、数字标题真有那么神?

上个月刷到个爆款标题《读了200本心理学书籍,我总结出3个自救法则》。你猜怎么着?光这一个标题就让我不由得点进去,结局发现文章里提到的书单早就在我收藏夹吃灰了。

数字标题的魔力在于:

  1. 制造具体预期:说清可以获取几个化解方案
  2. 降低阅读负荷:比起《深度解析阅读方法论》,受众更愿意看《5分钟掌握选书技巧》
  3. 触发好奇心:比如说《这本书我读了7遍,每次都有新发现》

举一个反例你就懂了。某读书号同时发了两篇推文:
A.《浅谈亲子共读的重要性》
B.《每天陪读30分钟,5岁女儿主动要我买第三套绘本》
结局B文的点击率是A文的6.8倍,评论区还炸出300多条育儿阅历分享。


二、疑问句还是陈述句?

上周帮朋友改了个标题,原先是《多读书能转变命运》。听着像教导主任训话对吧?我给改成《为什么她靠读书3年赚到首付?》,第二天阅读量直接破万。

疑问式新闻标题的三大必杀技:

  1. 精准锁定人群:比如说《35岁转行做编辑,看书多真的有用吗?》
  2. 制造认知冲突:《读这么多书,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3. 埋下悬念钩子:《豆瓣9.0分的冷门书,凭什么让受众集体失眠?》

不过要留意分寸。有次我看到个标题《不读书的人到底有多可怕?》,点进去全是说教,评论区直接被喷成筛子。后来号主改成《地铁上读书的姑娘,为什么突然被猎头挖走?》,风向立马变成求书单。


三、蹭热点不丢人,核心看姿势

去年《狂飙》热播时,有个读书号凌晨两点紧急推文《高启强读的<孙子兵法>,其实删掉了最核心的一章》。好家伙,当天涨粉2万+,出版社连夜加印了五千册。

蹭热点的正确打开方式:

  1. 找关联点要刁钻:比如说世界杯期间推《足球明星都在看什么书》
  2. 反常识解读:像《甄嬛传里最该读的书,根本不是<女则>》
  3. 时空对撞法:《杨贵妃假若看过这本书,马嵬坡结局会不会改写?》

千万别学某些账号硬蹭。有次某明星出轨上热搜,有个读书号居然推《从<婚姻法>看爱情忠诚度》,结局被骂到删文。你看,这就属于拿着锤子找钉子——走火入魔了。


说点也许会被同行骂的大实话

我见过太多新手死磕文采,非要把标题写成诗句。什么《墨香氤氲处,自有颜如玉》,看着挺美,实际点击量还没早餐店菜单高。

现在跟你说个残酷真相:在地铁上刷到你文章的人,可能正单脚站着吃煎饼果子。这时候假若看到《论深度阅读对认知架构的重构作用》,信不信他宁愿多看两眼煎饼摊老板撒葱花?

还有那些爱用生僻字的,简直是自杀式操作。之前有篇《饕餮书单:觊觎已久的文学飨宴》,评论区最高赞是:“饕餮这俩字念啥?在线等挺急的”。


个人血泪阅历

刚开始总觉得用套路丢份儿,非要搞什么“清新脱俗”。后来发现数据不会骗人,有次把《阅读让我们相遇》改成《被这本书吓到失眠,却治好了我5年的焦虑》,分享量直接翻了8倍。

不过套路用多了也容易翻车。上个月偷懒用了个模板《读了XX本书,我悟出了XX个道理》,结局被粉丝留言:“小编你是机器人吗?最近标题咋都一个味”。吓得我连夜删了5篇存稿。

现在我的秘诀是:70%套路+30%小心机。比如说蹭热点时加个地域标签——《北京地铁10号线上,那个读<活着>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既有画面感,又让本地受众觉得亲切。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好标题从来不是憋出来的,而是试出来的。我电脑里有个“标题坟墓”文件夹,专门存放被毙掉的187个标题草稿。有些时候半夜突然想到个好点子,蹦起来开电脑就改,生怕第二天忘了。

你信不信,就连这篇教写标题的文章,我自己都改了6版标题:
第1版《新闻标题编写设计原则指南》
第3版《阅读类标题的三大致命误区》
最终版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一个。没什么高大上的定律,就是一个字——磨。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