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防晒的十大理由,你竟然还不知道?

随身带防晒的十大理由,你竟然还不知道?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高高兴兴出门玩,结果晚上回家发现脸和胳膊红得跟煮熟的虾一样,第二天还火辣辣地疼,甚至开始脱皮……别问我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说多了都是泪。其实,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习惯就能避免——随身带防晒。


一、为什么我明明涂了防晒,还是晒黑了?

很多人早上出门前认认真真涂了防晒,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但真相是:防晒霜会随着时间、出汗、出油而失效。一般来说,防晒霜的有效时间大概就2小时左右。

而且啊,你以为只是去个超市、拿个外卖就不用防晒了?紫外线这玩意儿可不会跟你客气,它无孔不入。所以,随身带防晒,及时补涂,才是硬道理


二、防晒到底防的是什么?不只是防晒黑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防晒就是防止晒黑,但其实……紫外线带来的伤害远不止变黑这么简单。它主要包括UVA和UVB两种:

  • UVA:穿透力强,能到达皮肤真皮层,是导致皮肤老化、长皱纹、松弛的元凶;
  • UVB: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让你晒红、晒伤、甚至脱皮

所以防晒更像是一种投资,投资的是你十年、二十年后的皮肤状态。你现在偷的懒,将来皮肤都会还给你,一点不带含糊的。


三、什么样的防晒适合随身带?

不是所有防晒都适合扔进包里带着到处跑的。你得考虑几个因素:

  • 质地轻薄不油腻:谁也不想补涂之后满脸泛油光,黏糊糊的还沾头发;
  • 包装小巧便携:优先选管状或摇摇乐质地,不容易漏,放包里也不占地方;
  • 不用卸妆也能洗干净:这一点对于懒人或者临时补涂特别友好,普通洗面奶就能搞定,减少了补涂的心理负担。

不过话说回来,具体哪款最适合你,还真得自己试试才知道,毕竟每个人的肤感接受度不太一样。


四、防晒必须每隔两小时补一次?不一定!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迷思。其实补涂频率没那么绝对,得看情况:

  • 如果你一直在户外暴晒、出汗、或者游泳,那确实需要每隔40-80分钟或者一出水就补
  • 但如果大多数时间在室内,主要接触的是透过窗户的紫外线,那早上出门涂一次,中午出去吃饭前补一次,其实也差不多了。

所以也不是非得掐着表两小时补一次,还得看实际所处环境和个人活动量。


五、阴天、冬天就不用防晒了吗?

大错特错!紫外线一年四季都存在,阴天也能穿透云层达到地面。UVA更是能穿透玻璃,所以哪怕你在办公室靠窗坐,也相当于在接受日晒洗礼。

所以防晒真不是夏天、晴天的专利,它是一种应该贯穿全年、不分天气的日常习惯。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随身带一支防晒,就跟带手机、带钥匙一样自然。


六、防晒还能防“光老化”?真的假的?

是真的,而且这点特别重要。皮肤老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自然衰老,而是长期、累积的紫外线伤害,也就是“光老化”。

它会导致:
- 毛孔粗大
- 肤色不均、长斑
- 失去弹性、皱纹加深

做好防晒,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对抗衰老、省钱省心,比事后买一大堆美白精华、抗老面霜来得实在多了。


七、聊聊几个防晒迷思

1. “我不怕黑,不用防晒”
不怕黑也得怕老、怕斑、怕皱纹吧?防晒防的主要是这些。

2. “我打伞/穿外套了,不用涂防晒”
地面、水面、玻璃都会反射紫外线,遮阳伞和衣服没法覆盖所有角度,硬防晒+涂防晒霜才是双重保险

3. “防晒霜搓泥,所以我不爱用”
搓泥很可能是因为和前序护肤品搭配不当,或者手法不对(比如不要来回揉)。尝试轻拍式上防晒,或者换一款产品,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什么成分会导致搓泥……呃,这块我还没完全搞明白。


结尾:从现在开始,让防晒成为你的随身习惯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你一件事:防晒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护肤投资。它没那么复杂,无非就是挑一支你喜欢、愿意经常用的防晒霜,然后习惯性地把它放进你每天出门的包里。

今天就开始吧,别等下次晒伤了再后悔。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