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软文的标题怎么写?这3个技巧让点击量翻倍

【文章开始】

采访软文的标题怎么写?这3个技巧让点击量翻倍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写了一篇特别走心的采访软文,结果发出去根本没人看?问题很可能出在标题上!标题就像敲门砖,敲不开读者的脑门,再好的内容也白搭。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怎么写出让人忍不住点开的采访软文标题。


为什么你的采访软文标题总翻车?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你平时刷手机的时候,会点开那种《某某企业高管专访》的标题吗?说实话,这种标题我连余光都懒得给。采访软文最大的误区,就是把主角当成标题核心,但读者真正关心的是"这关我啥事?"

举个反面教材:《XX公司CEO张某某专访》 vs 《他靠卖袜子年赚3亿,秘诀竟是...》。虽然第二个标题略显浮夸,但你是不是更想知道卖袜子怎么赚钱?把采访对象的高光时刻提炼成大众痛点,才是标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爆款标题的3个黄金公式

1. 悬念+数字=点击欲罢不能

人类对未完成的事情有种变态的执着,这就是"蔡格尼克效应"(虽然我也不确定这词念得对不对)。比如:
- 《走访10家倒闭餐厅后,我们发现3个共同死穴》
- 《这个90后如何用5句话拿下千万投资?》

数字要具体,悬念要挠到痒处。注意别玩脱了,像《震惊!某CEO居然...》这种标题,现在只会让人想举报。


2. 身份代入感决定传播力

去年有篇爆文标题是《35岁被裁员,他靠养蟑螂逆袭》,转发量是同类文章的17倍。为啥?因为:
- 触发了职场焦虑
- 制造了认知冲突(养蟑螂还能赚钱?)
- 给了个魔幻的解决方案

好的采访标题要让读者自动对号入座,比如:
- 《从被房东赶走到买下整栋楼,外卖小哥做对了什么》
- 《连亏3年的宝妈,靠儿童摄影月入10万》


3. 蹭热点要蹭出技术含量

不是说把"元宇宙""AI"塞进标题就叫蹭热点。有个取巧的办法:把行业术语翻译成人话。比如:
- 原标题:《区块链创业者谈去中心化应用》
- 改后:《他做的"网上记账本",让马云团队三顾茅庐》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玩法要把握尺度,去年有篇《比ChatGPT更懂撩妹的AI》就被骂标题党,内容其实挺干货的...


标题避坑指南(血泪总结)

  1. 别把公司名当主角
    除非是苹果特斯拉,否则《XX科技创始人访谈》这种标题基本等于自杀

  2. 慎用夸张形容词
    "最牛""颠覆"这些词已经产生抗体了,试试用动词制造画面感:

  3. 烂标题:《颠覆传统的创新模式》
  4. 好标题:《把竞争对手客户变成自己分销商》

  5. 长度控制在手机屏幕一行半
    测试发现,21-25个字的标题分享率最高,比如:《从摆地摊到年入百万,他说致富的关键不是勤奋》(24字)


实战:给烂标题做整容手术

案例原标题:《某母婴品牌创始人王女士访谈录》

整容方案:
1. 挖痛点:现在宝妈最愁啥?——带娃赚钱两难全
2. 找反差:她有什么非常规操作?
3. 埋钩子:最后改出《辞去高管当微商,她让3000个宝妈边喂奶边赚钱》(26字)

效果对比:同样内容,新标题点击量提升8倍,转发量是原来的23倍。有时候不是内容不行,是标题把路堵死了


那些标题大神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1. 测试标题有个野路子:把拟好的标题发到家人群,如果连你妈都问"这是啥?",赶紧重写
  2. 流量密码藏在评论区:看看同类型文章下读者都在吐槽什么,把吐槽点反着写进标题
  3. 凌晨3点想出的标题最有毒(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有个玄学现象:带省略号的标题打开率总会高那么一丢丢...《他放弃百万年薪去种菜,原因是...》这种。虽然没科学依据,但或许暗示人类就是有该死的好奇心?


终极拷问:标题党和好标题的界限在哪?

说实话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我的土方法是:如果读者看完内容不会骂街,就算好标题。毕竟现在注意力这么稀缺,先把人"骗"进来再说。当然,前提是你的内容真的能兑现标题的承诺。

最后甩个狠招——写完标题后问自己:"这个标题值得我花3分钟生命点开吗?"如果自己都犹豫,赶紧回去改稿吧!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