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发的软文,到底怎么发才不讨人嫌?

【文章开始】

过年发的软文,到底怎么发才不讨人嫌?

哎,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年春节前,手指头在手机屏幕上划拉,满眼都是各种品牌、微商、店家发的过年软文。有的看得人心里暖烘烘,顺手就点了个赞;有的吧,啧,尴尬得脚趾抠地,恨不得立刻划走,心里还想“又来硬广,烦不烦”。

所以问题就来了:这大过年的,大家都想讨个吉利、图个喜庆,我们发出去的祝福和内容,怎么才能真的送到别人心坎里,而不是被当成“垃圾信息”一秒忽略?这可不是随便写两句“新年快乐”就完事儿的。


一、过年软文,为啥大家一边嫌弃又一边忍不住看?

其实说白了,过年期间所有人的情绪状态都很特别——既忙碌又放松,既怀旧又盼新。这种时候,人的情感防线其实比较低,更容易被触动。所以一条好的软文,如果能刚好戳中这种情绪,效果就会特别好。

但反过来,如果硬邦邦地推销产品、或者祝福语复制粘贴毫无诚意,别人一眼就看穿了,不骂你算客气了。

自问自答环节:那什么是“有诚意”?

诚意不是说叫你写一万字小作文。而是——
- 带点个人痕迹:比如你是卖茶叶的,可以聊聊自己家乡过年怎么泡年茶,而不是直接甩链接;
- 提供实在价值:春节囤货攻略、红包省钱指南…哪怕只是一个好玩的段子,能让人笑一下也行;
- 别说教不攀比:别动不动就“成功人士都拥有”“过年必须买”,挺招人烦的。


二、软文软文,到底“软”在哪儿才高级?

你别觉得“软”就是藏得深。藏得太深别人看不懂,藏得太浅又变硬广…这个度其实挺难拿捏的。我观察了好多爆款春节软文,发现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故事感 + 情绪共鸣

举个例子:某家电品牌没讲产品多牛,反而讲了一个一家三代人一起包饺子,旧冰箱换新后奶奶终于能囤更多年货的温馨小故事。最后才轻轻带过一句“新年换新,把家的温度囤住”。你看,没人反感,还很多人转发。

重点来了:好软文不说教,只讲故事;不推销,只给情绪价值。


三、几个让你软文“变软变香”的实用技巧

别慌,不是说让你立刻变成文案大神。咱们一步步来,注意这几个点,你的内容质感就会不一样:

  • 用“我们”代替“我”:拉近距离,别高高在上像领导发言;
  • 画面感>形容词:别说“超级热闹”,换成“一大家子人挤厨房里边唠嗑边炸年货”;
  • ** timing 很重要**:除夕发和年初五发,内容绝对应该不同;
  • 带个小互动:问个问题、抛个话题,比如“你们家年夜饭必吃的一道菜是啥?”

四、对了,这些坑你别踩!

有些东西,真的,一发就毁所有。比如:

? 群发祝福还带别人名字的那种:“祝[昵称]新年快乐…” 假到没朋友;
? 疯狂刷屏卖货:过年谁想一直看广告?;
? 负面话题蹭流量:比如“过年花光积蓄怎么办”?大过年的,别提这个。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你以为的“坑”,可能别人也没那么在意?这个可能还得看你的用户群体是啥样的,具体情况或许还得灵活点。


五、发出去没人看?可能是你没挑对时间!

你别笑,真有很多人随手一发就完事了。但其实春节不同时候,大家关注点完全不同:

  • 腊月廿五~除夕:忙年、囤货、回家话题最热;
  • 初一~初三:拜年、团圆、发红包;
  • 初四~初七:开始琢磨复工、减肥、新年计划。

你要是大年初一发个“年货采购清单”,那肯定扑街——大家都吃上了,谁还看这个啊?


最后说两句真心话

其实吧,我觉得发软文这件事,别总想着“变现”或者“转化”。春节本质上是一个情感节日,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是真诚、有趣、有温度的内容。哪怕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店主,老老实实写几句过去一年的感谢,聊聊新年的小目标,都比复制粘贴强一百倍。

对了,有一点我得坦白说,虽然上面哔哔了好多,但到底怎么才能持续写出不招人烦的软文…这事儿我也还在摸索。毕竟每个人的受众都不一样,可能真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公式。

总之,别硬来,软一点,暖一点,像跟朋友聊天那样去写。说不定效果反而会更好。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