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软文标题怎么起?7个绝招让你成朋友圈种草王

为什么别人的旅游推文能火遍朋友圈?上个月我刷到条推文《暴雨天在绍兴,我找到了迅笔下的乌篷船》,光标题就让我立马订了高铁票。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用标题钩住受众,手把手教你从菜鸟变标题大师。


♀ 痛点诊断:新手必踩的三个雷

刚入行的姐妹八成栽在这几个坑:

  1. 数据轰炸型:"占地面积500亩,含3个5A景点"→ 关我啥事?
  2. 自嗨抒情型:"这里美得令人窒息"→ 美颜相机拍哪都美
  3. 促销狂魔型:"限时特价!错过等三年!"→ 像极了街边清仓甩卖

去年某古镇推文《千年水乡等你来》阅读量不到500,改成《暴雨天穿汉服逛古镇,我了穿越剧女主》后,转发量暴涨20倍。记住,好标题要让人有代入感,就像给闺蜜发旅行攻略。


黄金法则:四类爆款标题公式

类型 传统写法 革新写法(带)
悬念式 云南旅游攻略 《千万别在6月去大理!》
场景式 杭州西湖介绍 《断桥残雪天,我碰到了白贞同款船夫》
反常识式 西藏旅游留意事项 《在海拔5000米吃火锅,居不拉肚子?》
情感共鸣式 三亚亲子游推荐 《女儿说这里的沙子比迪士还魔法》

重点说说这一个反常识式:淄博烧烤火的时候,有篇《吃完30串烧烤,我的肠胃然更健康了》的推文,用中医养生角度解析木炭烤制奥秘,直接带火整条美食街。


目的锁定:三招找准受众G点

Q:怎么知道受众想看啥?
教你个野路子:

  1. 扒热搜核心词:在抖音搜景点名,看热门视频的评论区高频词
  2. 测情绪热度:小红书搜"避雷""劝退",反向找痛点
  3. 做AB测试:同样的一篇内容换5个标题分时段发朋友圈,看哪个点赞多

举一个栗子:某温泉景区发现"亲子"是热搜词,把《冬日温泉指南》改成《熊孩子泡完温泉,终于不"无聊"了》,咨询量直接翻番。


视觉化标题:让文字变VR眼镜

五大感官刺激法:

  1. 听觉:《海浪声盖过甲方消息提示的那一刻,我泪崩了》
  2. 嗅觉:《推开民宿木门,我闻到了婆灶台的味道》
  3. 触觉:《赤脚踩在30℃的沙滩上,踩在刚出炉的舒芙蕾》
  4. 味觉:《在敦煌把西北风喝出了拿味》
  5. 通感:《看见洱海的蓝,耳朵会自播放《去大理》》

云南某民宿靠《听着雨打芭蕉声,我睡出婴儿般的品质》这一个标题,旺季订单排到三个月后。秘诀就是把抽象感受变成立体体验


避坑指南:这些词千万别碰

去年踩过的雷,姐妹们绕道走:

  1. 绝对化用词:"最美""最全"→ 容易违反广告法
  2. 专业术语:"喀斯特地貌""第四纪冰川"→ 改成"神仙住的石头山"
  3. 地域歧视:"小泰国""东方威尼斯"→ 文旅局现在严打这种

血泪教训:某景区推文用《中国小京都》,被网友骂上热搜,最后删文道歉。现在聪明人都用《不用办签证的盛唐街景》这一个说法。


自问自答:如何避免标题党嫌疑?

Q:领导非要加夸张词怎么办?
试试这三板斧:

  1. 第三人称视角:把"最震撼"改成"导游说这是她带过最安静的团"
  2. 数据可视化:不说"人少景美",改"每平方公里不到3个游客"
  3. 对比反差:"花金融舱的钱,坐出私人飞机的视野"

亲测有效果的案例:某海岛游把《顶级奢华体验》改成《在渔船上看日落,比五星店天台更震撼》,客单价反而增强了15%。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互动式标题开始吃香。比如说《猜猜我在哪?提示:这里云可以打包带走》,评论区变成大型解谜现场,互动率比普通标题高5倍。

说一句大实话:现在文旅局都在卷,上周刚帮朋友改了个标题,《暴雨天被困景区,我发现从业人员的秘密通道》,其实只是条普通应急通道。但数据不会骗人,这篇推文带动景区搜索量涨了300%。

对了,记得上个月某网红民宿的推文吗?《预订时千万别选二楼!》,点进去发现是推荐三楼观景房。诚然有点套路,但人家当月入住率冲到95%。你看,有些时候逆向思维比老实巴交管用多了。

最后丢个冷学识:抖音最近内测标题品质分体系,带"攻略""实测"等词的视频,初始流量池扩大30%。所以下次拟标题,记得把《云南旅游》改成《刚从云南回来,这8个坑们千万别踩》。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