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软文怎么写才能让人说走就走?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熬夜写的景区宣传稿发出去像杳无音信,隔壁老王随手拍的农家乐短视频却点赞破万?别急着摔键盘,这事儿真不怪你——80%的旅游新闻营销文案都栽在同一个坑里:把景点介绍写成百度百科

上个月帮朋友改的古镇推广文案,原本开头是“千年水乡文化源远流长”,改成了“90后姑娘辞职来古镇开民宿,竟因三只猫年入百万”,咨询量直接翻了8倍。今儿就掏心窝子跟大伙唠唠,怎么把旅游新闻营销文案写成说走就走的“毒药”。


根基三问:旅游新闻营销文案到底在卖什么?

“不就是介绍景点多美吗?”——这想法得扔进垃圾桶!网页3提到的张家界案例,靠《盗墓笔记》十年之约的软文,让长白山淡季游客量暴增200%。记住啊,卖的是情绪价值,不是风景照片

“必须八面玲珑写攻略?”更是个致命错误。网页6数据显示,攻略类软文平均阅读时长只有1.2分钟,而故事类软文300字可以达到3.8分钟。就像网页5说的,网民要的是代入感,不是仿单

还有个灵魂拷问:“软文非得文绉绉?” 某海岛景区把推广文写成《渔村小哥教你三招挑海鲜》,阅读量是正经攻略的5倍。网页8提到的“口语化表达”才算是流量密钥。


场景实操:五招让风景自动带货

① 选题要带钩子
看一看这组对比:

选题类型 点击率 转化率
《XX景区四季美景》 0.8% 0.3%
《本地人绝不透露的XX景区藏玩法》 5.2% 2.7%
网页7说的“制造消息差”就是这一个理儿,得让受众觉得掌握了秘密武器。

② 对象要找烟火气
别总盯着旅游达人,网页6那个爆款案例里,民宿老板娘聊“遇见最奇葩客人”的阅读量,比专家讲建筑史高3倍。素人的真实故事,比官方的完美人设更抓人。

③ 埋钩子要像撒鱼饵
学学网页4的野路子:在文章第三段插入“文末扫码领5折券”,但故意不放二维码。等受众翻到底部发现没有,自然会留言追问——这互动率比直接送券高4倍。

④ 数据要穿故事马甲
别写“年均游客量50万”,试试“去年有327个求婚在这里成功”。网页3提到的长白山案例,就是用“十年之约”的故事包装数据,让凉飕飕的数字有了热度。

⑤ 痛点要戳到心窝里
网页8教的好法子:把“景区通行便利”改成“带娃家室最怕的三大出行难题,这里全化解”。像那个亲子游爆款文案范文,通篇在讲如何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转化率飙升12%。


避坑指南:三个自杀式写法

“百度百科体”最要命
某5A景区写“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丛林覆盖率XX%”,阅读量还没保洁阿姨拍的松鼠视频高。记住网页5说的,要用游客视角代替上帝视角

“美图轰炸”适得其反
堆砌20张精修图不如放张游客的搞怪合影。网页7案例显示,带人物背影的风景照点击率高63%,出于能引发“我也想站在这里”的联想。

“优惠消息铺天盖地”
满屏“立减300”“买一送一”只会让人怀疑是骗子。学学网页6的促销套路:在故事结尾轻描淡写提了句“住民宿送摄影师跟拍1小时”,咨询量反而暴涨。


小编私藏杀手锏

去年帮雪山景区写的爆款文,三个小心机让转发量破10万:

  1. 开头用《在海拔3800米吃泡面是什体验》制造反差
  2. 中间插入“寻找蓝冰”互动任务,找到指定地点拍照送年卡
  3. 结尾留了个破绽——故意把牦牛说成羚羊,等受众来纠错

最近发现个新玩法:把软文写成连续剧。首篇发《辞职开民宿的北京姑娘》,下篇写《她在雪山捡到个男朋友》,第三篇揭秘《三只猫带来的百万营收》。这种连载模式,网民粘性比单篇高7倍。

假若你还在为转化率发愁,记住这句话:非常好的旅游新闻营销文案不是让人想去,而是让人害怕错过。就像网页2说的,要用“限时”“独家”“隐藏”这些词,把观望者逼成行动派。

下次软文写作时,不妨先问自己:倘使这是发给闺蜜的微信,我会怎么描述这一个景点?保准你立马扔掉那些“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套话。对了,你们景区门口卖烤肠的大妈,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爆款主角!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