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发布会软文怎么写才能让客户追着找你?
为什么别人的发布会能刷屏?你的却杳无音信?
上周有个做智能音箱的朋友跟我吐槽,花20万办的发布会,最后公众号阅读量才300多。反观隔壁老王卖拖把的,为马桶刷写一篇软文直接卖断货3次。症结到底出在哪?说白了,大多数人把发布会软文当成了"会议纪要",其实它更像是"商品仿单+情感催化剂"的结合体。
一、先搞懂游戏规则:发布会软文到底在卖什么?
大多数人以为发布会软文就是复述活动流程,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去年某国产手机品牌的新品发布会,他们软文里压根没提参数,反而讲了个研发团队在青海湖测试相机时碰到野狼的故事——结局这篇文案被转发了8万多次。
核心要记住三点:
- 不是卖商品,是卖采用场景(比如说洗碗机要说"终于可以在追剧时抢到沙发"而非"360度旋转喷淋")
- 不是讲功能,是讲情绪共鸣(某扫地机器人的爆文标题:《结婚五年,它成了我家最快的"小三"》)
- 不是列数据,是造记忆锚点(某空调品牌把制冷速度换算成"比外卖小哥迟到时间还短3分钟")
二、筹备期就要埋钩子:这三个动作不做准后悔
上个月帮一家母婴品牌策划发布会,提前20天就在妈妈群里埋了个话题:"你们最想撕掉的育儿标签是什么?"收集了2000多条回复,最后把这些核心词做成了发布会现场的撕名牌墙。活动当天的软文直接用了网民原话,转化率比往常高了3倍。
筹备期必备清单:
提前15天:在社交互联网媒介发起话题讨论(别采用投票!要用开放式提问)
前7天:放出3个"半成品物料"让开销者猜用途(比如说某品牌把新品轮廓P成马赛克)
倒计时3天:给核心网民寄"剧透盲盒"(成本控制在20元以内的小样+手写信)
三、现场报导别只会拍领导发表讲话:这5个拍摄死角要避开
去年参加某车企发布会,媒介老师们的长枪短炮全面朝新车,唯独有个小编在拍受众试驾时的表情包。后来他们用这些抓拍图做了组九宫格,配上"试驾前VS试驾后"的对比文案,愣是把枯燥的试驾报告变成了爆款表情包。
更讨巧的拍摄角度:
- 受众戴VR设备时张大的嘴巴(表现沉浸感)
- 商品体验区排队的后脑勺(侧面说明火爆)
- 从业人员扶老人试用商品的刹那(加强热度感)
- 茶歇区被拿空的饮食托盘(侧面反映人气)
- 大合影时前排蹲着的媒介人(制造反差萌)
四、文字魔术时间:把通稿改造成"社交货币"的秘诀
最近看到篇绝佳的案例:某扫地机器人品牌的软文开头是张微信对话截图,老婆问老公"家里地板怎么突然这么干净",老公回"你闺蜜送的机器人干的",结局引发评论区大型"求同款闺蜜"现场。你看,这就是把商品卖点包装成了社交谈资。
改造通稿的三板斧:
- 数据变故事:把"续航12小时"改成"够我从北京哭到呼和浩特(实测能擦完128平眼泪渍)"
- 功能变场景:把"防水性能"写成"熊孩子打翻十杯奶茶后的表情包实录"
- 参数变对比:把"重量减轻30%"换成"比你家猫主子绝育后轻了半袋猫粮的重量"
五、传播不是结束:会后三个月还能延续挖金矿的妙招
认识个做智能门锁的团队特别会玩,每次发布会后都把现场受众的指纹收集起来,三个月后突然给这些人寄了份"稳妥报告",里面用指纹解锁数据编了个趣味排名。这一个操作让他们的复购率直接飙升47%。
长效传播的野路子:
- 把发布会现场的受众笑脸做成日历(每月推送)
- 用签到数据生成"参会者星座图谱"(多次转载)
- 收集商品体验区的吐槽做周边贴纸(比如说"这一个按钮我想按100次")
- 把领导发表讲话金句做成语音包(年会时突然播放CEO的"买它!"彩蛋)
说点掏心窝的话(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八年公关,越来越觉得好的发布会软文得像"会说话的仿单"。去年帮某老字号月饼品牌写中秋发布会软文,特意跑去跟老师傅学了三天包月饼,最后文章里写的"每块饼皮都需要经历23次折叠,就像给月亮穿百褶裙"被顾客拍桌叫好。你看,技术术语包装成生活美学,这才算是新时代的传播条理。
现在的受众精着呢,与其吹牛说"全球领先",不如老实说"可以让你多睡十分钟"。下次软文写作前,不妨先把稿件念给门口保安大叔听听,他假若抬头问"然后呢?",这文章就成了一半。记住啊,说人话的软文才算是好软文,毕竟咱们都不是在给机器人写采用手册对吧?


共有 0 条评论